(吉隆坡18日讯/独家报导)2025年财政预算案将在周五(18日)正式出炉,分析师预计,政府本次将对富人“开铡”,其中高价物品税(HVGT,前称奢侈品税)或会以不同形式卷土重来,届时只要超过一定价格门槛的汽车、名牌商品,甚至是商务舱机票也会被征税。
税务专家兼中总总财政拿督孔令龙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指出,政府屡次声明无意重启消费税(GST),但考虑到必须增加国家收入,很可能会扩大销售及服务税(SST)的征税范围。
他说,政府在2024年预算案已调涨服务税税率至8%,今年或会调整销售税,当中最可能把征税范围扩大至高价物品。
“若政府没有宣布重启高价物品税,这个销售税便是变相落实奢侈品税。”
他认为,政府或会以价格来定义高价物品,包括私人飞机、豪车、豪华邮轮、名牌首饰和商品等将会成为征税对象。

税率料落在10%
高价物品税在2024年预算案首次提出,主要根据商品价格的门槛值,对特定高价值商品征收5%至10%税率。但由于引起业界强烈反弹,相关措施迟迟没有落实并展延至今。
亚企理财中心税务与财务谘询总监拿督蔡兆源受访时说,政府很可能会在本次预算案直接宣布细节和落实日期,预计将会以特别税种的方式推出。
“据了解,内陆税收局早已准备高价物品税的相关指南,税率料落在10%左右。”
相比以商品类型分类,他相信政府会按照价格来定义“高价物品”,例如超过30万令吉的豪车、1万令吉以上的名表和手袋、商务舱机票等。

他说,政府此举旨在为国家增加收入,同时缩小国内贫富鸿沟。
“高价物品税只针对有购买能力的人士或富人,而且以价格区分的做法也相当合理,并不是全民都会受到影响。”
新方式鉴定援助群
蔡兆源指出,由于政府在2024年预算案已调降M40中等收入群的所得税缴纳率,这次再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我认为,政府这次不会再用B40、M40和T20来区分人民,而是会采用净可支配收入(NDI)来鉴定欲援助的目标群体,主要数据库系统(PADU)在这时便会派上用场。”
净可支配收入的机制将考量到国人的财务承诺、家庭人口等、每月必需支出等。
他也相信,未来政府对柴米油盐、鸡蛋、肉鸡等补贴,都会透过PADU系统来发现金。
不过,孔令龙认为,考虑到国人财务负担依然很重,政府可能会减低M40底部群体的个人所得税率,至于年收入超过200万令吉的群体或会被上调所得税率。
从落实燃油针对性补贴,潜在的高价物品税以及更高所得税来看,孔令龙认为,富人在本次预算案无疑已成为“箭靶”。

或提早结束海外收入免税
针对此前豁免海外收入所得税直至2026年底的举措,蔡兆源认为,政府会否在本次预算案中宣布提早结束相关优惠,值得留意。
我国原订从2022年起对符合条件者征收境外收入税,但在同年将相关豁免措施展延至2026年12月31日,豁免向包括公司、有限公司和个人等税务居民征收特定境外收入税。
“这个措施影响层面较广,尤其是在新加坡打工的大马人,因为税收局将按照本地所得税率扣除海外缴税率后再征税;但值得注意的是,征税范围仅限汇回大马的收入,存在境外的收入依然不会被征税。”
他认为,此举可改善国家财政计划,同时缩小贫富差距。
推出SST+GST混合税制?
政府表明无意重启预计可带来400亿至500亿令吉庞大税收的消费税,但却要持续充盈国库;蔡兆源认为,本次预算案可能会出现全新的协调销售服务税(Harmonised SST,简称HSST),即SST及GST的混合税制。
“在这种税制下,只要商家拥有销售税或服务税执照,在购买原料或取得服务时,可被豁免支付SST。”
目前的销售和服务税制度,减少税务重叠的方式是透过“泡泡”概念落实;打个比方,制造商向同业购买原料时,买卖双方原本应该缴付征收SST,但同属一个“泡泡”下可获得豁免,但其他会计、法律、物流等开销则不包括在内。
他说,HSST将会是大马独创的税制,可以避免税上加税的情况,因为几乎是在消费者层面才征税,不会导致商家转嫁税款给消费者,也不会在出口方面失去竞争力。
在HSST推行后,他相信政府会把征税范围扩大到商业租金,以及工业和商业电费,同时将继续给予中小企业、农业等领域豁免。
外国人置产料付更高税
目前外国人在大马购买房产需缴付的印花税与大马公民一样,最高达4%;孔令龙预计,政府这次料会做出相应调整,可能提高外国人的应付印花税2%至4%。
至于明年开跑的15%全球最低税制(GMT),他相信本地中小企业不受影响,仅收入超过7亿5000万欧元(约35亿令吉)的企业需要缴税。
“但从长远来看,未来我国对企业实际税率可能都会从15%起跳,意味着未来推出的税务优惠或许不会太优厚。”
在全球最低税制下,原本享有税务优惠而税率在15%以下的大型跨国企业,将需要为大马补足税率至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