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国际 > 中港台

大肠癌

文 文 文

人没不适 却抽血异常 一查竟是大肠癌

(台北23日综合电)台湾一名年长男子身体没任何不适症状,但抽血报告却显示有轻微贫血,进一步做大肠镜检查,结果竟在升结肠处发现3公分大的肿瘤,另还有一颗约1.5公分大的息肉。医师提醒,定期筛检是预防很有效的方法,尤其是50岁以上、饮食习惯不良、饮酒、吸烟、糖尿病、肥胖、排便习惯不正常等10大高危族群,更要特别重视。

肝胆肠胃科医师詹宜学于FB个人粉专发文表示,该男子过去一直都在住家附近的医疗院所追踪高血压及抽血检查,因从未做过筛检,于是第一次接受了粪便筛检,没想到数值非常高,于是在家人陪同下前来就诊。

詹宜学接着说,虽然男子没任何不适症状,肛门指诊也无异状,但抽血报告有轻微贫血的情况,于是在和对方详细说明后,立刻安排无痛大肠镜。结果发现,升结肠处长了3公分大的肿瘤,另还有一颗约1.5公分大的息肉,马上切片检查与息肉切除,并联络后续的转诊处置。

藉此个案,詹宜学指出,只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治愈率很高的癌症,除了定期内视镜检查外,就是粪便筛检。他提到,粪便筛检是采用“免疫定量法”,因此不会受药物或食物影响,一旦呈阳性反应,没必要重新检验,应尽快安排照大肠镜。


不过,詹宜学说,粪便筛检结果呈阳性,也有可能只是痔疮出血、息肉所致,不用过于慌张,就医检查静待消息就好。若筛检结果为阴性,建议每两年接受一次筛检。依卫福部统计,此动作能降低35%的死亡率。

关于需留心的身体警讯,詹宜学整理出包括血便黏液便、长期或慢性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如大便次数改变)、大便型态改变(如变软、变细、不成形)、时常有便意感却无法排空、不明原因贫血、疲劳、容易喘、不明原因体重减轻,以及腹部出现不明肿块等。

此外,詹宜学还列出10大高危险群,包含年龄大于50岁、饮食习惯不良(如高热量、高脂肪、高糖、低纤维)、饮酒与吸烟、糖尿病、肥胖、排便习惯不正常或长期便秘、爱吃红肉、遗传性非息肉性、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症候群等族群,以及曾罹患过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肠炎或已治愈者,都应提高警觉,并定期接受筛检。

文 综合报导
图 互联网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大肠癌

相关文章

狂放臭屁是罹患大肠癌 医生:有2种味道要马上就医|附音频

她常头晕以为工作太累 医检竟是罹大肠癌

工程师罹大肠癌术后还转移 专家曝:他最爱吃2类食物|附音频

糖尿病增患大肠癌及肝癌机会 血糖受控可降30%风险

每天吃盐酥鸡 女子患大肠癌第3期!

20出头就罹大肠癌? 她吁少吃 这人间美味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