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从我如何被港产片滋养说起。
作为在隆城长大的80后,港产影视几乎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逐渐浸入我的骨髓,甚至灵魂深处。我家里说华语,纵使是海南人,却完全听不懂也讲不出海南话(倒是继承了几分海南疯),反而在港产片和港剧熏陶下,学会了广东话,虽带点怪腔怪调,终究能沟通。

◆书名:《秋生回忆》
◆作者:黄秋生
◆出版:亮光
如今步入不惑之年,回看港片,从九七回归后的变质、整顿再出发,再到影视圈艺人青黄不接、工业及大环境变革等客观因素,找部好看的港片比当年难上许多。可能是我食古不化,骨子里那股港式情怀依旧顽固,始终觉得还是早前的港片动人,当年的几位演员更有料。
黄秋生是我欣赏的艺人之一。去年他出版了传记《秋生回忆》,罕有地激起我的买兴。其实我不常看名人传记——手上两本昆汀塔伦蒂诺和克里斯多夫诺兰的书,搁了两年多仍未看完,心想有空时马拉松式重温一遍他们的电影作品再翻阅,书香味会更馥郁更好看,结果一拖再拖,不知会到猴年马月——会看黄秋生,更多是心中的港片情意结作祟。
演员生涯
说来奇怪,黄秋生并非我心目中最顶级的港星,排名较他高的尚有梁朝伟郑伊健张家辉等人;黄的作品,我就算喜欢,也多不是因为他的关系;至于演过的经典角色,想来想去就那几位,如《无间道》卧底陈永仁的顶头上级黄志诚督察、《古惑仔》系列大天二那“咧咧啡啡”的大舅子大飞、《头文字D》经常带着七分醉意眼睛眯眯的豆腐佬托海他爸……最最经典的,莫过于造成我心灵极大创伤、至今仍未克服严重童年阴影的——《人肉叉烧包》里那位犯下惨绝人寰、令人发指暴行的凶徒。讽刺的是,他竟凭着此角,夺下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殊荣!
他在《秋生回忆》里详述当时的心路历程。当年他非常抗拒接演这类角色(包括不少黑帮角色,内心都在抵抗),于是转换念头,以玩玩下的心态去诠释演绎,最终获奖也算是无心插柳,甚至没人为他这位新科影帝庆贺。得奖后也不见身价飙涨,依旧是那苦苦挣扎默默耕耘,继续接演许多垃圾烂片的小演员,让他情绪一时陷入谷底。这影帝奖座,他弃如敝屣,后来被妈妈捡起,长年委屈在厕所马桶后边,直至他想通了看开了,方重见天日。
这段感人历程,只是书中冰山一角,其他还详述黄秋生的成长、演艺历程及对香港影视的点滴贡献,以掺杂粤语的笔调,娓娓道来,让读者更了解这位影帝的内心世界。
黄秋生的故事,可以说是一段在浮沉中坚持自我的旅程。透过其口述,结合撰文作者的文风,让我感悟出一位演艺人生的深邃及厚度,阅读当下,亦有俨然回到当年观看港片时的青涩无虑的美好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