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4日讯)各大电讯商争夺已久的第二5G网络计划最终由“黑马”U Mobile出线,不仅令市场大跌眼镜,还反将之前有意发出收购要约的明讯(MAXIS,6012,主要板通讯与媒体)一军;尽管如此,分析师仍认为,U Mobile在缺乏“金主”的支持下,似乎难以独挑大梁。
▶相关新闻:“爆冷”夺第二5G网络 U Mobile幕后股东是谁?
此前,各大券商多数看好我国最大电讯商天地通数码(CDB,6947,主要板通讯与媒体)或排名第2的明讯是最有力的竞争者,因此对U Mobile“爆冷”出线大感意外。
马银行投行研究在分析报告中指出,相信U Mobile不太可能独自部署5G网络,最终还是需要与天地通数码或明讯合作。

天地通数码、明讯、U Mobile和杨忠礼通讯合计持有国家数码公司(DNB)65%股份,其中两家将成为DNB股东(简称A公司),而另外两家将成为营运第二5G计划公司(B公司)的股东。
每年建设成本10亿
“监管单位将在两家公司之间‘平衡’风险回报,所以U Mobile不太可能独自部署5G网络。”
联昌证券研究也认为,U Mobile需与两巨头之一合作,分摊第二个5G网络的建设成本。
在未来18至24个月内,若要建设80%的5G覆盖率,需要20亿至30亿令吉的投资,其后每年约需10亿令吉;这与U Mobile过去10年来,年均5亿令吉的资本支出,有着很大差距。
此外,该公司的净债务与利息、税务、折旧与摊销前盈利(EBITDA)比率为4.3倍,也比明讯(2.2倍)和天地通数码(2.1倍)来得高。
肯纳格投行研究说,按用户群来看,U Mobile截至2022年底的用户群为860万人次,对比今年次季的天地通数码(2010万人次)和明讯(1260万人次)用户群,存在明显差距。
“这种差异表明,U Mobile可能需要与较大电讯商合作(例如明讯或数码电讯)合作,以确保足够的规模。”
两大巨头或争相合作
U Mobile在公告中表示将与监管单位以及天地通数码和马电讯(TM,4863,主要板通讯与媒体)等利益相关者合作,肯纳格投行研究指出,这可能暗示了这个合作对象将会是天地通数码。
今年7月,U Mobile和天地通数码联手中兴通讯(ZTE Corp)成功实现我国首次采用5G技术的直播活动。此外,两者贡献多个核心网(MOCN)合作协议,包括遍布大马各地的100个核心网站点。
达证券却认为,明讯是更有可能的合作对象,因为其用户群少于天地通数码,而MCMC可能倾向于看见两个5G网络拥有相似数量或规模的用户,以保持市场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彭博社”曾报导明讯有意收购U Mobile的股权,而U Mobile大股东开价逾100亿令吉,成为这宗交易一大障碍。
不过,陈志远随后迅速辟谣,并宣布公司已计划在8月提交首发股申请,放眼在明年上半年于马股展开首发股(IPO)计划,或会成为八年来马股最大首发股。
尽管如此,U Mobile自2014年以来就盛传要在马股上市,但至今仍未有明确进展。
增加收购吸引力
兴业投行研究指出,从一些角度来看,监管单位的决策是合理的。
该行指出,U Mobile是国内“最小”的电讯商,可能可以更公平的采购5G频谱,而且在获得独家经营权后,该公司可大大缩小与其他同侪的差距,进一步增加其作为收购目标的吸引力,同时提高公司在上市或合并前的估值。
“无论如何,行业同侪之间的合作是无法避免的,而且DNB在中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在5G批发接入方面依然会担任主导角色。”
无论何者将成为合作对象,达证券认为,目前落榜的电讯商料会出现“膝跳反应”而股价下跌,但投资者应趁机逢低买进,因为围绕在第二5G网络的不确定性已经消除。
有鉴于此,该行将电讯业的投资评级从“中立”上修至“跑赢大市”。
虑及目前股价疲弱,该行将亚通(AXIATA,6888,主要板通讯与媒体)投资评级上调至“买进”,同时维持马电讯和天地通数码的“买进”评级,明讯则建议“守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