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日讯)分析师预期,中国可能会通过出台更大规模的刺激措施、提振制造业并允许人民币走软,来抵消特朗普第二个总统任期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上周美国大选后接受“彭博社”调查的19位经济学家中,有15位表示这些措施可以把特朗普四年总统任期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限制在平均每年不到1%。有三位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会被拉低1至2%,一位则认为不存在重大影响。
Scope Ratings的中国经济学家沈洋(Dennis Shen)称,特朗普二度入主白宫将导致中国经济成长更慢,不过相关负面影响将被预算和货币刺激措施部分抵消。
这位候任美国总统威胁要对中国商品加徵60%的关税,这可能严重影响双边贸易,损害今年以来算得上中国经济难得亮点的出口;这也将使中国政府稳定经济的工作变得复杂。持续多年的房地产市场低迷和挥之不去的通缩压力,一直拖累着中国经济的表现。
贸易战扩大的前景,使人们预期中国当局会加码刺激以拉动内需,弥补出口损失。
尽管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暗示,明年将实施更给力的财政政策,但上周五公布的化债方案让希望看到更直接促消费举措的投资者感到失望。
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表示,他们预计中国将增加广义预算赤字以应对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这是调查所给的政策选项中被选择最多的。
排在其后的是放松货币政策、推出更多房市支持措施,以及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投资。鲜有分析师认为当局会直接派发现金。
或让人民币贬值
过半受访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可能会让人民币贬值,这在一众选项中名列第五。
人民币贬值将提高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并有助于抵消潜在关税的部分影响。但经济学家对贬值幅度的看法存在很大分歧,对2025年人民币兑美元的预期从7.3到8不等。
瑞士百达银行(Banque Pictet & Cie SA)驻香港高级经济分析师李真男(Zhennan Li)称,这取决于美国对华加徵多少关税。
他预测,如果特朗普政府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徵20%关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可能会跌至7.5;如果加徵60%关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可能贬至7.7。
澳新银行首席经济分析师杨宇霆(Raymond Yeung)在内的一些经济学家指出,中国政府会希望人民币汇率稳定而不是竞争性贬值。人民币走软可能会促使资本外流,进一步打击投资者信心。
当谈到中国可能对哪些自美进口商品采取反制措施时,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农产品是最有可能成为报复性关税目标的商品类别,超过矿产品和汽车等类别。
美国中西部和南部的工厂和农场,是特朗普获取政治支持的核心。在他的首个任期内,这些工厂和农场的产品常常成为中国关税反制措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