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朋友到列城去了。我仍然佩服那份勇气,附近就是中印边境纷争不断的拉达,然而,当年我到列城之际,亦何尝不是。
那是四十年前的事了。1984年的整个列城只有一具电话,电话在唯一的警察局里。
群山环绕,那时候就像整个世界都忘了还有这处地方。它在印度与中国边境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列城海拔近7000米,当时是印度人口最稀少的地方,现在听说旅客较以前多了,但由于每年冰雪周期性地封山,夏天里纵然有游客,但仍不算太多。
跟以前一样,有两个途径能到列城,一是从克什米尔的西陵娜迦乘搭40分钟的小型飞机;另个办法,就是长途巴士,也是从西陵娜迦出发,但这长途巴士要走38小时,因为巴士只能走在山壁旁的窄小泥路上,地形异常险峻,环绕山壁的车速只能每小时30公里。
这趟长途巴士虽有生命危险,但说起来却又是一次人生难逢的经历,因为从克什米尔的平地上开车,车子一直在攀援状态,车窗外的植被景观也随着气温降低而出现垂直性变化;从绿被茂盛的温带雨林变成极地的不毛地带。只不过,过了6000米海拔之后,你就会清清楚楚看到车子窗外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山谷,而车轮外是一条只有一辆半车位的双向车道,当车子转弯时,谁都不会闭上眼睛的,因为人生无常,谁都不知道一个疏忽最终,时刻几时到来。当年这条险恶车道还是衔接内外物资供给的生命线,因此沿途很多运载汽油的Indian Oil大型运油车,我在来回的两趟路上就总共遇上三辆翻落山谷的运油车,只见黑烟滚滚地从山谷底下冒起,非常震撼警惕的信号。
山间小城
列城是拉达的首府。这山脚下小镇,其实真的小得很,小镇旁不远山上,就是古国时代遗留的藏族小皇宫,小镇上当年都是出租吉普车,那是镇上物流的常用交通工具,这里也有大众交通,有一辆——没听错,当时有一辆环绕拉达川行的巴士车,也没设车站,谁家要搭车就先放一个布袋或一块石头在路边,车子就会停下来载你。
我这辈子是无法忘记列城的。我在这里学会感受自然的真正本质;比如山脉,它究竟纯粹是一个高度?抑或是一个存在?我在这里看清楚世上原来真的没有时间这回事,一切只是进行与静止,当我能够在静止的时候仍感觉到自己的意识正在飞跃,时间就完全消失了,就连刹那,也都不具任何意义。
从这里的山泉,我学会认识明净。从这里的风沙,我明白无常就是轮回。而作为一个人,趁着自己还年轻时,首先一定要认识到的就是自己在天地之间的位置,它虽渺小,但同时也与任何存在一般地无形巨大。我从这里的宁静,确切地察觉出生命其实有其重量,这重量就在于我们的关切与漠视之间。我在这里也能感悟到一份神性,如此震慑,教人如此动容,就在深夜的寒冷露台外,山峰上的雪线,就如一匹从天上飘下来的隐约银色织锦,它总是那么安静地覆盖在听取自己命运的山峰上,千万年前如是,在我眼前,也如是。
时隔40年,现在还是有人问我:怎么才能到拉达的列城去?
我只能说:肉身要去,虽然途径繁复但其实不难。但你的意识假如真要抵达那里,必须先放下一切,唯带虔诚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