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王静湄
菲律宾,7641岛组成的热带岛国,以美丽沙滩、火山、山谷吸引旅人。首都马尼拉见证殖民历史,混合欧亚文化。经历西班牙、美国统治,1946年独立,如今因人文与自然风光成为旅游胜地……
风情万种的热带岛国,是外界对菲律宾的诠释。这里由7641个岛屿组成,有美丽的热带自然风光、洁白的沙滩、惊险的火山以及山谷激流,因此被称为多岛之国。外在精彩,吸引不少旅人前来欣赏;其内在文化与历史同样因殖民时期萌芽的“欧化”过程,一样也为这国度披上“典雅的礼服”。
首都马尼拉,是一处为外界打开探索此国的门,也是一座满是遗迹的城市。人民结构,一共由上百个民族组成,再加上过去受到外国殖民统治影响,才有今日菲律宾的独特文化。
1521年,菲律宾受殖民统治的故事就此开始,一直到1896年,菲律宾人民掀起了第一场民族独立革命,1898年才脱离西班牙统治。前者刚走,美国人同年就取代了西班牙殖民者的角色,统治当地。一直到1946年,才正式承认菲律宾独立。
如今的菲律宾,拥有美丽的人文、自然风景、亲切的当地人,让这里也成为受欢迎的旅游国度。在马尼拉,处处都能见到前殖民者留下的痕迹,建筑古迹、饮食文化等等……
处处见“欧化”建筑
马尼拉街头如置身小欧洲
在马尼拉的街头,不难发现种种殖民时期留下的“足迹”,各教堂、纪念碑、堡垒等,无处不在的历史故事历历在目。斑驳的墙,坚固的壁,仿佛在告诉人们历史铸造了这座城市,才有如今的繁华与环境。
马尼拉的故事,从王城区说起。拉丁语Intramuros ,为“城墙内”的意思,也是马尼拉境内唯一保存西班牙古迹的区域。
西班牙殖民菲律宾后,来到马尼拉而建的一座围城,当时王城区被设计成呈星形,并建造石墙包围,以防止土著反攻和海盗侵袭。城里也兴建了道路、堡垒、教堂和学校,并于1606年竣工。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王城区大部分被日军和美国空军摧毁,唯一幸存的建筑是圣奥斯定堂。屹立不倒的圣奥斯定堂,是一座巴洛克式风格的建筑,于1607年落成,199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菲律宾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教堂拥有华丽的祭坛、讲道坛、唱诗班座位和壁画。
超越百年的建筑
娓娓道来世纪故事
有一座跨越百多年头的管风琴,嵌在教堂的一面墙里,气势非凡,值得一看。
拉斯皮纳斯教堂于1762年建成,又称“竹风琴大教堂”,里头保留了一座拥有190年历史,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用竹管制成的大型管风琴。
这台管风琴的外观有3米多宽,由714根口径不同的竹管组成,最大的竹管长达2.44米,直径12.7厘米,嵌在教堂墙壁里。它不仅是西班牙殖民的历史写照,也是菲律宾音乐艺术现存的象征之一。
矗立在王彬街头的岷伦洛教堂,马尼拉市的主要教堂之一,始建于1596年。几经损毁又几度重建。它的别称是“李乐伦圣殿”、“圣母玫瑰堂”,前方就是李乐伦广场。
散步于古欧花园里
亚洲最大城市公园
散步可去圣地亚哥堡,这座马尼拉最古老的军事堡垒,是西班牙人抵御外敌的要塞。曾在二次大战中被摧毁,经过重建后成了一个公园,是散步的好去处。
另外,为纪念菲律宾民族英雄黎刹而修建的黎刹公园,是亚洲最大的城市公园,也是马尼拉居民休憩的宝地,公园中有三座大花园,专门栽种中国、意大利、日本的花卉。这些在古建筑中的一点绿,也扮演着城市绿肺的角色,为人民、旅人提供漫步有限的地方他。
因此,马尼拉普遍能见的建筑,都是欧式风格,把这里称为亚洲的“小欧洲”,非常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