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逐渐步入超高龄社会,与认知功能相关健康议题引起更多人关注。台湾神经内科医生刘建良指出,许多人将“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与“失智症”混为一谈,但认知障碍范畴远超过失智症。它是一类影响思维、记忆、学习和判断的症状组合,非老年人专属问题,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发。
认知障碍的表现形式多样,失智症只是其中一类。刘医生说明,许多非失智症患者同样会面临认知挑战,并可能与忧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营养不良、药物副作用、中风,又或头部外伤等因素有关。
或因缺乏社交
以一名近80岁退休王姓教师为例,他原本生活丰富规律,但近年记忆力明显衰退,经常忘东忘西,开始提不起劲出门,逐渐出现轻微忧郁症。家人担心他的状况会继续恶化,便陪同他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发现,他身体健康,只是因为缺乏社交和运动,导致情绪低落和记忆力下滑。
尔后,随着孙女的诞生成为王教师生活的转折点。在家人陪伴下,他逐渐找回生活重心,也因为和孙女的互动,让他心情大好,记忆力也随之好转。几个月后再做检查,他的认知功能基本已恢复正常。
上述案例正正显示出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的重要性。许多导致认知障碍因素在早期是可改善的,及早察觉和正确医疗措施可有效控制病情,甚至改善症状。
刘医生提醒,早期诊断对一些可逆性认知障碍非常有帮助,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他命B12缺乏、忧郁症、水脑症和药物副作用等,透过适当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即便是退化型阿兹海默症的早期患者,也能通过及早诊断,协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应对生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