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百姓商贩正在担忧明年迎来的汽油补贴新机制之际,经济部长拉菲兹再来一记火上加油,指政府正在探讨取消包装食用油的补贴,以解决走私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1公斤包装食用油每包RM2.50,2公斤纯棕榈食用油的顶价为每瓶RM13.30(每公斤RM6.65),5公斤装RM30.90(每公斤RM6.18)。
如此巨大的差距,难怪超市和杂货店的包装油一到货就被抢光。大量用油的炸鸡炸香蕉小贩四处抢油,许多小餐馆也不惜冒着被取缔的风险使用包装油。
政府每月花费数千万令吉补贴,供应6000万包食油,足可让3000万人口每月获得两包,从大人到小孩人人月吞两公斤油,应该绰绰有余。
在现实的世界里,包装油并没有出现在平民百姓的饭桌上,大部分流入走私集团的口袋里,十多年来源源不绝送到邻国的市场上。
历届政府说要查要捉,多年来只捉到小鸡小鸭,大蛇大鳄在内鬼的里应外合之外,继续袋袋平安数钞票。
许多事永远不会出现在官员的报告里,就如每天有几百个学生每天在马泰边境哥乐河偷渡入境上学,有者都已小学毕业,教育部长法丽娜看了新导报导才大惊失色要彻查。
今天查了,明天又来,有需求自然会有新的漏洞。因此,拉菲兹才祭出最后一招:全面砍掉包装油津贴。
汽油和柴油补贴被滥用和走私猖獗,砍掉津贴后果然省钱又省事,取消柴油补贴估计一年省了约60亿令吉,明年取消RON 95汽油补贴再省80亿令吉。
如果再砍食用油津贴,财政报告变得更干净,经济部长的政绩再添一笔。
只是,这一刀不只切断走私分子的财源,也再次切在平民的钱包上,小商贩失去包装油的补贴之后,熟食炸物无可避免全面调涨。
在部长的逻辑思考中,包装油只限家庭用途,小贩原本就不该使用包装油,对吗?
站着说话不腰疼
站着说话不腰疼,弯腰干活的人才腰疼。部长该做的是加快拓展稻米、食油、肉鸡等必需品供应,制定政策严加把防堵和取缔走私活动,但是,部长选择的是懒人政策,让做事的人轻松。
捉不到走私分子,就向全民的补贴开刀;追不回被拖欠的贷学金,就砍掉下一代学生的贷学金;外食族埋怨熟食价格年年涨,高官就叫人民自己在家煮食,实在谈何容易,做得轻松。
这些年来,进口白米起价、瓶装食油取消津贴、肉鸡取消顶价、柴油取消补贴等等,平民的钱包挨了一刀又一刀。
如果省下的钱用在基本建设和发展,提供公平教育培养人才,人民挨得比较甘心,可是,部长宣布砸大钱兴建每座100万令吉的豪华智能厕所,未免不合时宜。
先管好人民吃饱,才来管拉撒,这才是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