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言中,佛洛姆强调的建设性人格,我们可以理解为爱的能力。他认为爱的能力包含爱邻人的能力、真挚的谦卑、勇气、信仰和纪律。没有爱的能力就不可能得到爱的满足。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爱有条件,那在佛洛姆的定义中,条件相当严苛。爱邻人的能力可以理解成推己及人、同理心,还要有谦卑、勇气、信仰和纪律,可以说是接近完人了。
佛洛姆认为在任何一个文化中如果缺乏以上人格素质,一定也缺乏爱的能力。他要读者们自问,有谁见过真正的爱者?
在这个脉络下,我们知道爱是困难的,爱是有条件的,爱是需要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思考一下其实也就明白了,就是极其不容易,所以爱才珍贵稀有,才值得人们奋不顾身去追求。
爱需要努力追求
很多人觉得珍贵稀有的爱情是奇迹,是天赐的,所以他们相信一见钟情相信天注定,把幸福的爱情归咎于运气。当遭遇爱情的不幸时,很多人会怨天尤人,却不曾想过自身其实对爱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因为不知道爱可以学习而不曾努力,把爱情视为可遇而不可求,所以面对爱情的时候,更多地依赖直觉或感觉判断,最后只会一直重蹈覆辙。
还有人面对爱情希望的是找到对的人,希望更多地被爱,最后总是失望而归。因为他们不知道没有人能理所当然地被爱,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伟大的人。连父母都无法承担对孩子一辈子的付出,更何况原本就是陌生人的情侣。
人类从出生起就在学习,才能尽可能地求生存求安全求舒适。进而要求幸福的爱情只可能透过更困难的学习和完善自身。有人会问,爱难道不是找到能包容自身不完美的对象吗?爱当然包含包容,但不是一直包容。包容是愿意赋予时间和资源让对方成长,不是理所当然地要他人无条件包容。不愿意提升自己而要求对方包容那是耍无赖。随便承若包容无视对方的理所当然,那是虚伪。
爱的艺术导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