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否试过满头大汗地坐在马桶上很久,使尽浑身力量,可是“黄金”还是大不出来?
便秘是非常普遍的健康问题,症状包括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以及排便后,仍感到腹胀。为了缓解便秘,大多数患者会选择到药剂行购买非处方泻药。那么,常见非处方泻药种类有哪些?要多久才能见效?会不会有副作用?以下就分3类泻药(口服容积性泻药、高渗透压泻药和刺激性泻药)一一阐述。
口服容积性
这类泻药含有纤维素成分,在肠道里吸收水分后会膨胀,形成柔软和体积较大粪便,促进肠道正常蠕动,是对人体最为温和的首选泻药。





一般上,只要将其粉末溶解于约250毫升液体后,在睡前喝下,患者就能在12~72小时内顺利排便。
如没喝足够的水,可能引起腹胀、腹痛或加重便秘。偶尔使用这类泻药对大多数群体,包括孕妇来说,是安全的,除了需要限制水分的心衰竭和肾病患者,以及胃肠道阻塞、胃肠道溃疡、狭窄或粘黏患者。
高渗透压
这类泻药由于成分较难被吸收,所以一般通过渗透压,将水分吸入大肠,使粪便软化,变得更容易排出。常见例子有乳果糖(Lactulose)口服溶液。
此类泻药服用剂量因人而异,患者通常会在24~48小时内,顺利排便。然而,可能造成的副作用,包括腹胀、腹泻和恶心等。
另外,含有甘油(Glycerin)灌肠剂也是这类泻药的例子之一,使用时要小心避免戳伤直肠,使用后需等到便意强烈,忍不住了才排便。一般上只需15~60分钟就能见效。
刺激性
这类泻药直接触发肠道肌肉的收缩,增加肠道蠕动能力,以达到排便效果。常见例子有比沙可啶(Bisacodyl)和番泻叶(Senna),剂型包括口服药丸和直肠栓剂,通常会在6~12小时内见效。
其常见副作用有腹痛、腹泻和恶心等,番泻叶则可能造成尿液变色,以及在长期使用下,导致肝功能损伤。经常使用这类泻药容易造成依赖性,所以建议避免长期使用。
总的来说,无论哪种泻药都可能引起副作用,所以建议在购买泻前,先咨询药剂师。还有就是,使用泻药来缓解便秘,最好不要超过7天,以免降低肠道正常收缩能力。若要有效地预防便秘和减少使用泻药,建议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着手改善:摄取足够的水、多吃富含纤维和益生菌食品、适量运动,以及培养定时上大号习惯等。
■以上资讯并不是医疗建议。有关具体的治疗建议,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