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台湾精酿啤酒的代表,台湾啤酒头酿造(Taiwan Head Brewers)绝对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名字。这家精酿啤酒先锋品牌由3位来自不同领域的酿酒师--北台湾金牌酿造师段渊杰、台湾自酿社团创办人宋培弘,以及叶氏酿母创办人叶奕辰,于2015年春天共同创立。他们不仅让台湾人重新认识啤酒的可能性,更通过一瓶瓶精酿,讲述台湾独特的味觉记忆与文化故事。
也许你对“台湾啤酒头酿造”这个名字不熟悉,但说到“二十四节气精酿系列”,不少精酿爱好者一定印象深刻。这套系列以华人传统二十四节气为灵感,结合台湾本土食材,打造出一款款别具特色的啤酒,例如:春分、芒种、立秋、小寒、大寒、雨水、清明、立夏等,而这些正是啤酒头酿造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不久前,本地著名的Farmer’s Bar,邀请啤酒头酿造的创始人之一叶奕辰到访我国,我有幸与这位年仅33岁的酿酒师浅聊,感受他对精酿的热爱与执着。
叶奕辰是啤酒头酿造里最年轻的伙伴之一,也是酿酒用酵母的主要供应者。他在大学时期开始研发“液态酵母”,并创立首屈一指的“叶氏酵母”。当时,他除了利用这液态酵母来酿酒,更受到烘焙师傅的大量采用。
后来,他在网上认识了宋培弘和段渊杰,并于2015年春天创立“台湾啤酒头酿造”,而这液态酵母也成了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
“台湾的啤酒酿造一直都没办法随意发挥,主要是我们使用的酵母多数来自西方国家。基于进口的运输及时间,大多只能采用干性酵母,风味也有所限制。”因此,这也是为何台湾啤酒头酿造的处女作“立夏”和“谷雨”,作出更不一般的风味。
推广当地农作物
啤酒头的另一项任务,就是推广台湾小农的农作物,以便带出当地风味。叶奕辰忆起采用台湾当地水果酿造的精酿,“每一批送来的水果,风味都不一样,所以必须事先处理,才能达到啤酒一致口味。”
他举几个例子,如小记试喝的“小满”,就是以台湾著名的冬瓜茶为主风味,而百香带来的是台湾著名的百香果。用酒来承载台湾人的故事和记忆,让台湾人更容易接受精酿;到了外国市场,这些风味就成了向世界展现台湾人口味及文化的深度。
询及酿造的方式,叶奕辰承认,台湾人更爱美式或德式的窖藏精酿啤酒,所以特别推出“Craft Never Die”精酿不死系列,“我们把啤酒放在橡木桶里窖存大约4~5年,目的就是让啤酒的风味更深邃有故事。”
李白诗词为概念
他们的另一个独特系列,即是以李白的诗为主题概念创造的年度酒系列。有幸品尝的是2022年,以“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一诗所创出的“夜游”,使用大量燕麦,配搭深色麦芽与二砂糖,加入花生一同酿造。浓郁麦芽味配搭花生香气,再放入葡萄牙茶色波特酒桶Tawny Port Barrel,熟成数个月后装瓶上市,带有波特桶独有的干果淡雅甜味。
“我们今年的是文章 –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带来的是柠檬塔桶陈酸啤酒。”他笑着说,当初会想到用李白的诗为主题,因为他是当时的酒仙,“也是当时的酒界KOL。”笑傻一旁的所有人。
叶奕辰认为,精酿啤酒和料理一样,也是一种食物。它的核心不仅是味道,更是用理念和故事与人沟通。因此,啤酒头酿造的10年,是一段用味觉书写台湾故事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