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黄斑部病变成为中老年人失明常见原因之一。台湾董氏基金会食品营养中心主任许惠玉透露,多摄取蔬菜、水果、鱼类及蛋黄等富含营养食物,能有效降低罹患黄斑部病变风险。
许主任建议,民众每周应食用至少2条鱼和2~4颗蛋黄,以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其对预防视力衰退有明显帮助。
若出现视力模糊、看到黑影、直线扭曲变成曲线或字体变形等情况时,应警惕黄斑部病变的可能性。这种眼疾通常发生在50岁以上中老年人身上,随着年龄增加,风险也随之升高。据统计,65岁以上人群中,大约每10人就有1人罹患黄斑部病变。
研究显示,均衡饮食能显著降低黄斑部病变发生率。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在2019年发表于《美国眼科学期刊》的研究指出,每天摄取至少200克蔬菜、2份水果,以及每周吃2条鱼类,可减少42%黄斑部病变风险。此外,澳洲悉尼大学在2020年刊登于《临床营养杂志》的研究则发现,与每周吃少于1颗蛋黄的人相比,每周吃2~4颗蛋黄者,15年后罹患黄斑部病变的风险降低49%。
谈及饮食建议,许主任指出,鱼类如鲭鱼、秋刀鱼、柳叶鱼及鲑鱼,富含Omega-3脂肪酸(DHA和EPA)。其中DHA能保护眼部感光细胞,防止氧化伤害,而EPA则有助减少视网膜血管的发炎现象。菠菜、芥蓝菜、番薯叶及绿花椰菜等深绿色蔬菜,还有奇异果、芒果、葡萄、柳橙等水果,均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可减轻眼部发炎,并保护视神经。
针对蛋黄的营养价值,许主任解释,蛋黄中含有丰富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尽管其胆固醇含量较高,但每周食用2~4颗蛋黄更有助于预防黄斑部病变,相较于每天吃1颗蛋黄,效果更为显著。由于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属于脂溶性营养素,建议在烹调时,加入适量油脂,能提高人体吸收率,进一步强化护眼效果。
许主任强调,中老年人应每天摄取300克以上蔬菜和2个拳头大小水果,尤其是深绿色或黄橙红色蔬果,建议占每日蔬果摄取量的三分之一。
预防黄斑部病变,除了饮食调理外,还需注意生活习惯。许主任提醒民众,戒烟、每周运动150分钟、减少阳光直射眼睛,都对眼睛健康有帮助。另外,特别是年过50岁中老年人,应每年做至少一次视网膜检查,以早期发现并预防黄斑部病变的发生。这些简单的生活习惯,配合均衡饮食,将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降低失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