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学习

退休

心见闻

银发乐活

会员专区

会员文

文 文 文

会员文:心见闻|(银发乐活下篇)人人都可老有所安 享老成未来新趋势

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产业多元发展,“享老”是未来趋势!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产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中国、欧洲和日本等人口老龄化更明显的国家,养老服务需求正在迅速增长。世界银行几年前发布的《一线希望:大马老龄化的生产力与包容性》报告指出,大马2020年有超过7%人口年龄在65岁以上,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估计到了2056年,将会有超过20%人口年龄超过65岁,成为超级老龄化社会。
 

然而,从经济层面分析,老龄化其实是双刃剑!老龄化社会固然带来了许多挑战,但养老产业和其相关服务也可能成为新经济驱动力,成为“银发经济”核心。“银发经济”是指随着老龄化人口增多,围绕老年人需求而发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和产业。实际上,银发经济现象已成为全球趋势,马来西亚自然也不例外!
 

以综合型精致老年生活空间和专业医疗服务为主要概念的双威高端乐龄家园(Sunway Sanctuary)总经理汤玟量认为,随着新时代思维的转变,各种打造优雅精致、积极活力老年生活的养老产业,将会更加蓬勃发展。
 

过去,亚洲社会普遍都有一种必须在家养老的观念,汤玟量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传统思维模式将会有所改变:“事实上,马来西亚的气候和生活品质,以及我们的医疗水平和有利的货币汇率,各种因素都促使我国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和养老地区。我们期望能将养老模式,从被动式老化转变为主动应对老龄化。现代人对充满活力、注重健康的养老生活方式需求有日益增长趋势。如何建设一个能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感受、个性化护理和服务,以及满足社交和医疗保健需求的住宿空间和社区等,都是重新定义生活和养老概念的重要元素。”他坦言,未来将推行更多举措,吸引更多周边国家的医疗和养老访客,也同时提升我国民众对于新一代养老的认知。

█汤玟量认为,随着新时代思维的转变,各种打造优雅精致、积极活力老年生活的养老产业,将会更加蓬勃发展。

新概念渐入大众视野

由于陪伴父亲到政府医院求诊,对我国老龄社会医护需求有深刻体会的Oretha’s Senior Care日间照护中心创办人奥丽塔(Oretha),对近年来我国各种与养老和老龄化相关服务或机构的发展乐见其成:“越来越多人开始看见,并提供养老和老年照护相关需求。人口老龄化、生活和养老机构等观念已慢慢在我们的社会中形成,这是好事。20年前,我连老年医学专科这个名词都不知道,现在大部分较为大型的私人和政府医院都有老年医学专科医生。虽然目前许多养老产业的主要客户群都锁定于中上层人士,但至少市场已看到了这方面的需求,村和养老机构等模式也已慢慢进入大众视野,越来越多人开始提早考虑或规划他们的养老和生活。展望未来,我希望业者能够从更远大格局和角度,来看到老龄化社会的需求,不仅是提供单向式服务,也需要考虑到社区的长远发展,比如鼓励更多人(尤其年轻人)参与社区建设,通过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方式,为老年人创造更友好的生活环境。”

“另外,我觉得政府也需要为老年护理和养老机构制定更加标准化的指南和规范政策,让更多符合资格业者可获得相关经营许可。”奥丽塔认为,养老产业的发展与公民意识的提升必须相辅相成,无论是个人、业者,甚至是国家,都需要更理解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实际上,公民意识不仅关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也是推动全社会共同应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要元素,毕竟老龄化社会的挑战需要多方参与,才能更有效应对。全世界都在迈入老龄化社会,各国政府(包括我国)都需要制定更多“适老化”政策,如提升养老金和优化医疗资源分配等。具备良好公民意识的社会,能更有效地监督政策的落实,确保资源公平分配,减少养老资源的浪费与滥用。

█奥丽塔(Oretha)希望,无论是个人或业者,都能从更远大格局和角度,看见老龄化社会的需求,为老年人创造更友好的生活环境。

多种模式供君挑选

不同国家有自己相应的养老方案,比如养老体系完善的北欧国家是全面福利型养老模式,老年人都有全面的社会保障,包括养老金、健康护理、居家服务等;日本更倾向于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澳洲是养老院和社区服务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模式;中国则采取多元化发展的混合养老模式等。以下是几种目前比较常见的养老产业模式:

居家养老:特点是老人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同时接受必要的上门服务支持,比如日间照护、家政服务、上门护理等,以及应用智能家居设备等技术提供远程监测。适合有一定自理能力的老年人。

机构养老: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机构设施,包括护理中心、疗养中心等,适合需要照护、患有慢性病、或需要专业护理和康复治疗的半失能或失能老人。

医养结合社区:将医疗和养老服务结合起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医疗保障、康复疗养、健康管理、涵盖居住、医疗、康复、娱乐社交等多种设施的综合型养老社区,比如村、乐龄家园等一站式养老模式。

休闲或旅游养老模式:适合有较好经济条件的老人,在不同地区享受候鸟式生活,以满足健康、休闲、养生的需求。

█陈慕膑教授指出,大部分国家都面临养老服务业人才短缺的挑战。

发展前景充满挑战

作为一个即将迈入老龄化的国家,我国养老产业发展面临多方面挑战,包括文化观念落差、基础设施不足、医疗资源短缺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目前,我国养老产业相关政策和法规仍不够健全,而养老机构和护理中心在设施标准和服务质量监管等各方面,也没有统一标准,从而导致市场上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养老服务业人才短缺问题也是当务之急!马大医疗中心老年病学专科医生兼ACT4Health创办人陈慕膑教授直言,这不仅是我国的问题,全世界都面临缺少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困境。即使养老市场需求旺盛,但从事养老行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培训,是否能满足复杂多样的养老需求?如何通过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薪酬待遇,来留住人才?这些问题仅是养老产业挑战的冰山一角。

虽然我国政府确实意识到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和压力,也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支持老年人和其家庭,比如医疗补助、父母医院和护理费用的税务减免等,帮助减轻老年人及其照护者的经济负担。然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有很大进步空间,比如很多人并没有足够积蓄,来支撑长期养老需求,马来西亚也尚未建立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等。未来,我国养老政策需要从个人、家庭和企业三大层面着手,比如通过税收优惠,减轻家庭养老负担,鼓励个人储蓄和保险购买,并推动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未来更想要居家养老的吴维彬认为,未来养老产业将会走向细分化方向,以更好地覆盖不同层次老龄化社会需求,比如基础护理、医疗支持和精神陪伴等服务的完善和升级。

待加强改进

对国家经济发展触觉敏锐的吴维彬坦言,他非常看好我国未来的养老产业发展。从消费者角度,他认为,近年来大马各种养老产业(比如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生活村或辅助生活中心)日益增多是好事,也有助于提升我国养老服务质量:“随着需求增加,养老产业市场潜力巨大。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培养专业护理人才、确保服务质量,并保障负担得起的价格。此外,如何平衡私人和公共资源,确保公平性和高标准,也是重要课题。可是老龄化并不是一个群体的问题,它涉及整体社会结构和国家经济体系等复杂因素,若经济没提升,提倡再多社会福利也徒劳。我国养老服务需要有更标准化和透明化的改进,确保各项服务和设施真正符合长者需求。另外,我也希望看到政府能够推出一些政策,来协助那些经济无法负担养老费用的人群。”

通过加强政策支持、提高社会意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推进适老化设施和养老服务的建设和发展,才能在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之余,更好地推动我国养老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拿督刘明龙指出,高端退休住宅重新定义了“高端养老”和“退休生活”概念,同时也预计我国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现代化退休住宅和养老社区项目。

迎合需求各显妙招

马来西亚医疗水平在东南亚数一数二,随着医疗旅游发展持续增长,近年也开始出现不少类似于国外“村”概念或高端养老社区计划。双威高端乐龄家园是我国医养结合社区和机构养老的例子之一,双威医疗集团主席拿督刘明龙在其一周年庆典活动上指出,此高端住宅计划在开放一年后,入住率达35%,预计在未来一年将提高至60%或更高。目前,其以本地住户居多,打破人们一直对于高端住宅以“外国住户”占据主要市场的既定印象,也重新定义了“高端养老”和“生活”的概念:“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未来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类似的现代化住宅和社区。虽然目前双威高端乐龄家园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成本较高的养老和选项,但若这种模式有效,并且有其它国家或政府机构想要复制这种模式,我们也乐意开展合作。”

拿督刘明龙透露,将来集团希望利用现有土地储备,在其它地方复制这类住宅设施,同时也考虑开发保持高标准,但成本低于双威高端乐龄家园的计划。

作为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白天照护服务的Oretha老年日间照护中心负责人的奥丽塔认为,我国社区需要更多的专业日间照护中心,帮助需要日间照护的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和患有慢性疾病长者。这样既能有效帮助缓解家庭的照护压力,也有利于老年人保持独立性和获得情感支持,同时还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让他们在专业照护环境中,度过白天时光。实际上,这类日间照护模式在一些老龄化严重的国家和地区,已成为重要的社区服务设施。

利弊相间

有些人偏爱机构养老,有些人更喜欢居家养老,吴维彬指出,自己比较想要居家养老:“我觉得居家养老更自由、舒适,而且也更容易融入熟悉的环境和社区。然而,我国居家养老可能在专业医疗护理方面有所欠缺,机构养老则适合需要全天护理和支持的老年人,但自由可能有所局限。居家养老更具亲密性,机构养老的护理资源更全面。欧洲国家如瑞士和挪威具备比较完善的养老机制,让年迈老人无论是居家或机构养老,都能得到完善照料。我国也有些机构养老设计参考了澳洲养老模式,比如怡保的绿林小庄(GreenAcres),老人在机构系统化照顾下,也同时拥有自己的私人生活空间,以及丰富精彩的社交环境。”

吴维彬认为,未来养老产业将会走向细分化方向,以更好地覆盖不同层次需求,比如基础护理、医疗支持和精神陪伴等服务的完善和升级,也带动科技创新(如智能养老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他笑说自己其实很希望看到AI机器人养老世代来临的一天,届时养老或都可以不必依赖“他人”。

养老没既定模式,不同国家有自己相应的养老方案,你理想中的养老或退休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个性化兼具包容性

全球各地养老模式差异显著,反映了不同国家的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和社会政策。无论如何,老龄化已是全球无可避免趋势,应对老龄化挑战需要政府、家庭、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可借鉴不同国家的养老模式实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发展出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养老体系。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养老产业模式将会更多样化和个性化。技术创新、医养结合、长期护理保险等也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如何更好地推进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如何确保老年人在老龄化社会中,得到妥善照护和尊重?如何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为下一代创造可持续的社会环境?如何通过政策和产业发展,营造一个真正理想的养老环境?这些都是需要全民共同思考,并积极行动的事。

更多精彩:会员文:心见闻|(银发乐活上篇)让自己老有所依 关注老龄化社会发展新动向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退休

心见闻

银发乐活

会员专区

会员文

相关文章

甄子曰专栏:先输一局|会员文

独家-会员文:体坛视野|大马职篮联赛|“三顾茅庐”终夺冠 南虎苦尽甘来

字游自在|吹一首笛子协奏曲白蛇传 林琳圆了父亲心愿 也兑现对亡师承诺

会员文:智创脉动|自主AI登场 2025 CES探索实用科技新高度

会员文:软硬活用术|AI制图 创意无限!

会员文:主题故事|瑞狮采青 阵法百变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