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笔者而言毫无存在感的民政党主席刘华才在11月29日上报了。他认为考试压力未必是导致学生自杀的主因,提醒教育部不容忽视校园和网络霸凌的杀伤力,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把他们引回正轨。
对刘华才关注到学生自杀的课题,我感到讶异。他认为考试压力不是主因的观点,我也十分认同。提醒教育部正视校园和网络霸凌云云等论调则有点高大空了,显得他真的只有关注,并没有深入理解,十分可惜。
可惜是因为我国政治人物看似重视教育,但也只是当作政治筹码。对于教育环境以及相关课题,其实没有几个是真正关注和深入研究。所以刘华才后续提到的论点就显得相当荒谬,比如他说:部分学校老师重智育轻心育,一味强调成绩排名,尤其在考试期间牺牲体育课来上课,忽视学生心理健康,导致一些学生对生命缺乏认知。
一段话里包含了智育、心育、体育、心理健康和生命认知。这里面没有任何论证、案例、因果。甚至什么是智育?什么是心育?真的让人费尽思量。
加强网络教育
我当然是认同教育部,学校应该重视校园和网络霸凌,而且很多时候已经不止于辱骂殴打等欺凌现象。前两天我接获南马的一位老师来电询问。一初中男生向一位初中女生表白求爱,并传去一张自己的器官照。女生没有求助于家长和老师,反而把照片传了给好友。严格来说一方涉及性骚扰,一方涉及传播个人隐私。两方的举动都可以视为触法。
我没有什么意见,投鼠忌器,孩子还小,只能如实通报相关家长和学校,大家协商处理。
还有很多孩子喜欢拍摄上传各种片段视频,引起有心人士私讯,诱之以金钱、甜言蜜语,利用孩子的无知和虚荣,其实也已经司空见惯。希望刘华才先生深入调查、研究以后,不止是提醒教育部,还能提供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案,那就功德无量了。
如果刘先生从善如流,真的深入探讨网络生态,更会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跟价值观密切相关。孩子们的价值观崩坏,到底是智育?心育?还是体育问题?到时刘先生可能就能够条理分明地告诉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