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大讲堂 > 评论

民意

人人咖啡店

林宜蒨

文 文 文

林宜蒨:“再苦不能苦教育”害了年轻一代!

在华人传统的思想观念里,教育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出路,甚至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正因为如此,许多父母哪怕自己过得再辛苦、再拮据,也绝不愿让孩子在教育资源上受委屈。

在如今科技发达且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父母仅需掏出神秘法宝——手机,就能让孩子们乖乖听话、再加上“溺爱式”的教育方式,导致年轻一代的心理承受能力急剧下滑。

在短短2个月内,大马就发生了2起中学生自杀案,这些悲剧也带给所有人沉重的反思,同时也暴露出教育中的痛点。学生们在高期待、快节奏的学习环境下,其心理健康往往被忽视。许多孩子被沉重的课业压得喘不过气,不敢表达内心的无助和压力,只能默默忍受。

华人传统上习惯性内敛的情感,直接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鲜少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忽略了孩子们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切实的内心需求。因此当他们无法倾吐心事时,往往会选择用沉默甚至极端的方式发出求助信号。


其实,家庭应成为孩子的情感港湾,然而许多家长忙于工作、焦虑于学业,很少会察觉到孩子青春期的少年心事。

培养健全人格

接连发生的中学生自杀事件,更是直接暴露了马来西亚的教育问题。教育的本质不应仅仅是学业上的“成功”,而是应该将孩子们培养出健全的人格。有挫折才能有进步,家长应该让孩子们独立成长,有一定的抗压及抗打击能力,须得吃上一些“苦”,而一味的保护只能培养温室里的娇花。所以,教育不仅要教会孩子如何学习,更要教会他们如何面对失败、如何接纳自己、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再苦不能苦教育”本是父母深情厚爱的体现,但它不应变成一把无形的枷锁,让孩子在压力中无声地挣扎。教育的真正价值,是引导孩子们成为拥有健康心灵、独立思考能力、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人,人生的意义也不仅学习,还有更广阔的世界等待孩子们探索。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民意

人人咖啡店

林宜蒨

相关文章

十叶:青少年时尚陷阱

叶慧君:年菜要相传 方言要传承

杨丰宁:一马案抗辩,会怎样收尾?

许元龙:这两家企业年年惨亏

吴和豪:历史从来都不是偶然

婧美:年关将至 升之不易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