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脚5日讯)工厂大门长期挂着“放假”(Cuti)的牌子引质疑,槟州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局执法组今日展开突击检查,尾随一辆罗厘找到机会进入工厂后,揭发不法之徒将补贴食用油、白糖和面粉重新包装后,再以高价出售作为商业用途,从中牟利。
该局今日上午11时许,出动11名执法人员,突击检查这间位于峇东峇都的工厂货仓。这也是当局明察暗访一个月后的成果。
该局执法主任苏菲安今日召开记者会指出,该工厂拥有批发准证,但却是几乎365天都关门,只有在交通工具进出时,才会开门,但又会马上关门。



“我们在这次行动找到机会,趁罗厘疑是要外出送货,在打开大门时成功进入厂内展开突击,并逮捕两人,包括七旬本地男司机,以及一名40多岁外籍女子。“
“我们相信,当时还有其他员工在货仓内进行包装,但执法人员找不到他们。”



他说,有关不法之徒的作业流程是,把补贴食用油、白糖和面粉的包装剪破后,再重新包装作为商业用途,以高价出售给餐馆等单位。
他说,在完成重新包装后,不法之徒会把所有补贴食用油、白糖的包装,丢在工厂后方的空地焚烧,以毁灭证据。他估计,不法活动已运作约3年。
“此次行动,我们总共充公了6371公斤食用油、1万8100公斤白糖,以及1100公斤面粉,价值为8万500令吉。此外,我们也扣押一辆价值2万5000令吉的罗厘。”

他说,执法人员在行动中,也发现货仓藏有“暗格”,外表看起来是一间普通木板办公室,但执法人员拆除木板后,发现内有大量已重新包装,并准备出售的食用油。
他也发现不法之徒”骗上加骗“,在容量17公斤的便携油桶,只装入15至16公斤的食用油,以谋取更高利润。
促民众提供情报
苏菲安强调,任何人或单位触犯1961年供应管制法令,一旦罪成,可被罚款不超过200万令吉(组织),重犯者可罚款不超过500万令吉。至于个人可罚款不超过100万令吉,或监禁不超过3年,或两者兼施;重犯者可罚款不超过300万令吉,或监禁不超过5年,或两者兼施。
他促请任何掌握走私补贴柴油、白糖情报的民众,可向当局据实投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