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衣食住行开销提高,国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提高收入变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低收入群体而言。
为了保障国人的生活品质,政府在2013年首次提出最低薪金制,多年来已进行5次调整,在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再上调至1700令吉,不仅回应了国人对于收入保障的呼声,也为推动社会公平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踏出关键一步。
在早期,我国并没有统一的最低薪资标准,薪资水平主要由市场供需关系和个别企业的支付能力而定,因此导致了国人收入水平,特别是最底层工人的收入出现极大差异。
为了让低收入群体享有较为舒适且有尊严的生活水平,政府在2012年透过国家薪金咨询理事会法案第732条文祭出最低薪资制度,并且规定相关制度必须每两年进行检讨。
自此,我国最低薪金制经过五次调整,从2012年的每月900令吉、2016年每月1000令吉,到2019年11月全马统一为每月1100令吉。之后于2020年每月1200令吉在城市地区调高最低薪金至1200令吉,2022年再提高至1500令吉。
最低薪资制落实以来,我国贫困率有了明显改变。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22年,我国贫困率为6.2%,比2016年的7.6%来得低,而最低薪资的提高应记一功。
国人外劳皆受惠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再调高最低薪金至1700令吉,员工数超过5人的企业率先在2025年2月1日落实,而员工数少于5人的企业则需在2025年8月1日落实。
资深经济学家兼中总社会经济研究中心(SERC)执行董事李兴裕认为,最低薪金并不是合理薪资(Living Wage),主要旨在减轻底层员工的生活负担,而结果显示对本地和外籍劳工都有明显帮助。
“如今再上调13.3%至1700令吉,只要企业继续提高生产力,这个涨幅是业者普遍可以接受的范围。”
经济学家杰佛里威廉斯博士指出,上调最低薪金既满足了提高收入的需要,也消除商家对提高最低薪金会增加成本、导致失业或以更高价格转嫁给消费者的担忧。
“自落实最低薪金制度以来,有证据表明,这并没有增加整体失业率,企业也没有因为提高最低薪金而倒闭,而且对通胀的影响也非常小。”
■提升薪资竞争力
我国拥有超过200万的外劳人口,因此在上调最低薪金方面也必须追赶上东南亚各国的步伐,以提升我国底层员工的薪资竞争力。
越南最低薪金从7月起平均上涨6%至496万越南盾(约875令吉),菲律宾将最低月薪调高6%至241美元(约1080令吉),而泰国则从10月起将最低日薪上调14%至400泰铢(约51令吉),换算成月薪约为1285令吉。
杰佛里认为,提高最低薪金能改善外籍劳工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过上更体面的生活。
“这将提升大马在对待外劳方面的声誉,并为外国投资者和供应链合同创造良好的氛围。”
另一方面,李兴裕强调,上调最低薪金固然可以减轻生活负担,但更重要的是商家必须主动提升生产力和业务的营运模式,同时也要鼓励员工自我增值。
“长远而言,渐进式薪金制会是更理想的制度,即鼓励企业根据员工的生产力,逐步提高薪金,而目前政府也在落实试点计划,踏出了改革的重要一步。”
大马最低薪金制的进展 | |
年份 | 进展 |
2013年1月1日 | 西马900令吉、东马800令吉 |
2016年7月1日 | 西马1000令吉、东马920令吉 |
2019年1月1日 | 全马统一1100令吉 |
2020年2月1日 | 主要城市1200令吉 |
2022年5月1日 | 大公司和官联公司1500令吉 |
2023年7月1日 | 小企业调高最低薪金1500令吉 |
2025年2月1日 | 员工数超过5人的最低薪金1700令吉 |
2025年8月1日 | 员工数少于5人的最低薪金1700令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