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至30日风狂雨骤,灾情最严重的吉兰丹和登嘉楼降雨量剧增,5天降雨量相等于6个月的量。
这种超级长命雨下在任何地方,恐怕都会酿成灾难,平时最会骂的政客,对东海岸的处境都抱着哀矜勿呛的态度,很怕明天大雨就从头上落下,心中默默拜天公。
这回半岛大水灾,沦陷的州属,谈不上失职,州政府也谈不上颜面无光。大家都不想自己责怪自己,大家都做不到、做不好也做不来“外水(河水)不越堤防,内水(雨水)不入家门”。
立即签购 解锁全文
会员独享好文
减少强制广告
即时派送好康
独家社群交流
我已订阅登入
防洪不力是地方和中央的共业,双方互呛的话,就像两个垃圾袋,在比谁装下最多的垃圾,你一句、我一句,一定吵得很爽,但老百姓怎么看,都是两堆垃圾在瞎吵。
气候不是人力所能转移,至少有一半要靠天吃饭。天灾成常态,人民兼灾民,大马人都有双重身分。
执政党对人民生命财产的保障要时念在心,但即便执政和执法的,有再多的警觉性和悲悯之心,若灾民无危机意识,不听劝不肯撤也是徒然。
民代大老,往往光用看的,就知道会不会出事;甘榜长老也是,雨下不停,那河一定出事;讲求科学的,官爷盯紧一点降雨预报,不难算出什么时候该准备应变了。
一些乡民的侥幸心态,助长灾害复制灾害,变成更大的灾难。
通讯部长法米有天早上通过TikTok,看到丹州几个村民直播河流水位上涨的画面,感叹尽管水位已很高,但这些人宁愿直播,也不愿意从家园中撤离。
从天灾看人性,再回头看天灾,这就是马来西亚。
更多子曰评论点击甄子曰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