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大讲堂 > 评论

杨剑

琼瑶怀念特辑

文 文 文

琼瑶怀念特辑|杨剑:琼瑶电影从盛到衰不仅是时代改变

知名台湾女作家琼瑶在12月3日去世,享年86岁。

琼瑶一生多姿多采,享尽荣华富贵,是一代华人流行文化符号,也是华人社会几十年的集体回忆,如此高龄离开人间,算是有福气,只是选择轻生自杀,还在遗书上潇洒表示自己决定“翩然而去”,凄美之余,也显戏剧性张力。因为生死由命,一般人都遵守生与死应该由命来决定,但这位作家不是一般人,认为人生到了一个无法自主时,宁可选择自我了断,有尊严的结束自己浓墨重采的一生。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这场应该是蓄谋已久的隆重告别中,却不忘劝导年轻人要珍爱生命,迎接磨练,要活得轰烈潇洒,闸释了她的翩然而去,是有了一把年纪,看透人生,才不想听天由命而慢慢枯萎凋零,那不是年轻人所为,反映出她知道本身对年轻人的影响,需要特别“补充”,以免不慎造成对年轻一代的负面影响。

盖棺论定,“琼瑶神话”对资深书迷、影迷、乐迷,固然成为大家的集体回忆,但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琼瑶电影甚至还跨足影响到台湾电视综艺节目与流行歌曲的发展,遑论其后电影落幕,转攻电视连续剧的卷土重来,让我们经历了“琼瑶小说盛行,衍生了琼瑶电影风行,琼瑶电影风行,连带出琼瑶电影歌曲的流行,成就不少歌影视坛巨星的神奇旅程。

琼瑶小说《云影》在本地风行却始于60年代,当时的华校生大都琼瑶小说人手一册,无形中掀起阅读风潮,那个时代适逢在台湾电影仍然是在某种程度的逃避主义上大张旗帜,除了刀光剑影的武侠电影外,琼瑶小说改编为主流的文艺爱情片顺势而起。


她首部被改编成电影的作品,乃是1965年的《婉君表妹》然后是《哑女情深》及《烟雨濛濛》等,接连叫好叫座,也得了不少奖项,才促成琼瑶的创作作品一部部出炉。

琼瑶的小说作品,都是以周围差异因素与自由爱情的冲突为主题,突破来自阶级距离、社会背景,甚或是生理、心理障碍的横亘,挑战爱情界线的浪漫神话。这样的一种小说特色,在当时也变成最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之一。

独树一帜类型风潮

在这个琼瑶电影的风潮下,70年代的演员如归亚蕾、唐宝云、柯俊雄、杨群、江青等,也顺势成为主要卡司,稍后电影成为市场宠儿的起飞时期。1973年,《彩云飞》大受欢迎之际,尤雅主唱的主题曲也风靡一时,而《窗外》发崛出的林青霞和秦汉合拍成为固定双生双旦组合,甚至后来出现“二秦二林”(秦祥林、秦汉、林青霞、林凤娇)的称号;明星挂帅带动琼瑶小说改编,变成票房保证的“三厅式电影”时期也正式宣告来临。

70年代甄珍、邓光荣联合主演的《心有千千结》、《海鸥飞处》票房成功后,成为琼瑶电影中的第一对金童玉女,过后的《女朋友》、《在水一方》、《碧云天》等,更让琼瑶电影达到如日中天的情势。

到了1974年,琼瑶因《浪花》版权纠纷,而与电影名导李行分道扬镳,也间接促成她开始停止出售其小说版权,自组公司筹拍电影,过后再与夫婿平鑫涛合组“巨星公司”,建立她的小说与电影工业联合生产线上模式,创业作《我是一片云》由歌手凤飞飞也因幕后主唱歌曲而奠定其一代歌后地位。

不过“巨星公司”变成琼瑶电影的代名词之后的80年代,试图捧红一些新生代演员,像是吕琇菱、刘蓝溪、费翔等人,却随着这个类型电影在票房与创意上的式微,无法再创往日风光,特别是1983年的《昨夜之灯》的惨败,琼瑶电影等于正式告别台湾影坛。一直要到1985年起,琼瑶再度请来秦汉、刘立立与港星刘雪华转战电视圈,电视连续剧《几度夕阳红》大受欢迎起,她的作品在电视重新开创新的春天。随着整个政治环境的改变,其电视剧改编的作品更进一步立足中国市场,那是以后的事了。

然而,琼瑶电影由全盛到衰微,也是琼瑶自主电影公司,从小说到电影一把抓开始,因为文字创作与电影制作毕竟是不同的东西,难以兼顾。

琼瑶电影,从《婉君表妹》到《昨夜之灯》,共有近50部,而在时间上则横跨了近20年,从来没有人可以用一个姓名代表一种电影类型,她的作品却建立了一个独树一帜的类型风潮,成为研究台湾电影时的一个重要印记。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杨剑

琼瑶怀念特辑

相关文章

心见闻|邀你共赏蛇影魅惑

杨剑 纵横娱海|释怀谈何容易

杨剑 纵横娱海|《鱿鱼2》全球轰动绝非侥幸

杨剑 纵横娱海|动作融合法庭戏能否杀出生路?

杨剑 纵横娱海|不尽人意 也非一无是处

杨剑 纵横娱海|豺狼前世今生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