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竞争和高压的时代,许多人都渴望找到心灵的慰藉。坊间流传各种心灵课程,有的确实能给予帮助,但同时也潜藏诈骗;若没有经过理性辨别、谨慎把关,或许会让渴望成长、希望获得帮助的心,陷入身心伤害的泥沼。
一般人认为,心灵课程是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成长的学习过程,帮助人们提升自我认识、改善人际关系、找到生活目标等。大马心理注册辅导师李志祥博士透露,所谓“心灵课程”并没有一个统一规范与定义,也没有专业团体在监控,因此不同的人或团体举办的“心灵课程”,内容差异可以很大。
“这就是心灵课程困难和复杂之处,有些心灵课程比较有身心和科学依据,也有些心灵课程内容光怪陆离。在大家的普遍认知中,只要课程牵涉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自我成长等,基本上都会冠予心灵课程之名。”
李志祥也是创伤治疗师,在心理咨询、心理成长、心理专业人员培训等领域经验丰富。他说,正统心灵课程能给予诸多帮助,比如在课程中发现很多人跟自己有一样的际遇,或是在课程环节中催化情绪,能够好好表达困惑、痛苦,得到情绪的抒解。
“心灵课程也会帮助个人找到一些问题的根源,甚至指引方向。简单说,好的、正统的心灵课程,会帮助人抒解情绪和压力,找到方向、解忧解惑。”
不过,心灵课程与心理治疗有界线差异。首先,心灵课程没有规范定义,于是即有瑜伽、芳香疗法等以身心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同时也有牵涉天堂地狱、宇宙能量、外星人、前世今生来世等光怪陆离的课程。
“在我国,心理治疗很多时候指向心理辅导工作,它是有专业认证人员操作的,比如心理辅导师、临床心理师。这些专业人员本身必须受过这方面训练、有专业资格、有实际实务的经验,以及隶属专业团体和拥有执照,甚至遵守专业伦理。”
“心灵课程不一样,心灵课程的讲师和办课程的人未必有上述专业资格。如果你对心灵课程、心理治疗有所怀疑的话,可以搜索讲师的背景,甚至向团体举报。”
心灵课程与心理治疗还有一道更清晰的界线,前者未必会针对一个人个别的特殊情况做处理,而后者则以个案具体情况做辅导,非常客制化。
“心理治疗是针对性的,它会个性化地去针对个案本身具体的挑战、生活状况,用渐进式、适合个案的方式,同个案做探索和处理,而心灵课程多数是当下强烈的催化。更重要的是,心理治疗是有后续跟进的,心灵课程则是上完课就结束了。”
他建议,公众可以就上述两者的特性、效应,在面临人生十字路口之际,选择适合的求助方式。
先做自我评估防诈骗陷阱
李志祥透露,心灵课程没有统一定义,因此可以说定义非常广泛,所以他不用“真假”定论该类课程,消费者可以根据以下状况做自我评估。
“第一,可以搜索讲师是否有专业训练背景,有些讲师没有受训背景,仅凭经历过挑战、开悟开办课程,或是遇到意外病痛,奇迹般痊愈后,开课散播奇迹式的内容。”
“第二,注意传授内容会否怪异,甚至违背我们的价值观?我看到有些本地课程内容相当怪异,对个案亲人离世、创伤一事,冠上‘鬼怪干扰’‘外星人在身边’等说词。”
“第三,要注意讲师在传授过程中有没有使用极端手段,包括强烈呵斥、恐吓,说你身边有冤亲债主,若不继续参加课程,后果非常严重,祸及家人。这些带有恐吓性的极端手段,都可能会对参加者造成伤害,一定要远离这样的课程。”
一些索价高得离谱、异于市场合理价格的课程,也要慬慎以待,比方上一两天课程就要上万令吉,甚至鼓励借钱上课。“还有,课程内容不能对外透露,我能了解这涉及到学员个人议题和隐私,所以不能对外透露,不过如果课程内容和方法都不能让人知道,这种过于神秘的情况可能是用来掩盖什么不可告人之事。”
坊间许多课程有些确实有帮助,但也要留意、辨识这些课程可能潜藏的诈骗疑云。究竟是什么心理因素会使人容易相信而上当?
跟风模仿造成上当
“我看到有几种类型的人风险较高,第一种类型是内心痛苦或有渴求的人。现在竞争激烈,生活要求越来越高,有些人没办法应对这些要求和期待,产生压力、无力感。心灵课程以比较夸张的宣传,被面临上述问题的现代人视作救命浮木,想要抓住它,帮助自己脱离痛苦。”
据李志祥观察,明星、网红效应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有一些心灵课程喜欢利用明星或网红效应做宣传,它会举出哪位大咖上过这课程,甚至这些明星或网红会出来当代言人,说这课程怎样帮助到他等,吸引大众也来参与。”
还有一种类型的人视心灵课程为时尚潮流,为了跟从或模仿潮流而参加,并因此陷入诈骗危机。“心灵课程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这种课程一般很贵、在非常高档的地方举办,不是一般人可以参加的;它可能不走心灵,而是一群经济条件优越的人聚在一起的时尚潮流。”
另外,许多人认为,大多数人所做的决策便是正确的,因此只要跟随潮流,就是安全牌,这种从众心理也是造成相信昂贵课程有用的原因之一。
事事理性以免走火入魔
心灵成长有助个人发展,提升个人与他人关系品质。然而“不当”心灵课程可能会让人“走火入魔”,反而导致情绪困扰和心理压力。李志祥就此提出几个状态,帮助识别并避免身边亲友发生这种状况。
“第一,如果这个人上了课后,会突然神化、偶像化课程老师,说‘这个人非常了不起’‘这个人不是凡人’‘这个人可以接收天意指示’,就要稍微注意,因为只有怪异的教派才会不停偶像化教主。”
“第二,他会兴致勃勃传达奇怪内容,比如‘你身上有鬼怪’‘快点去上课,老师可以把这些鬼怪驱走’,然后他好像是脱胎换骨,有了特别的力量。或者,他很热衷告诉你,以半强迫方式要拉你参加。”
他说,如果发现身边的人有上述情况,行为举止、说话内容怪异,让人觉得不舒服,或是对他人做出不舒服的行为,极有可能他已经被操纵了。
至于如何帮助对方脱离“走火入魔”,李志祥认为,关键在于对方,因为心理辅导真正能帮助的是那种对自己的情况有所觉察、且愿意寻求帮助的人。“有的人上课后就像是吃了兴奋剂,情绪异常兴奋。当激情过后、情绪平静下来,他可能会失落、焦虑、受伤。若对方可以自我察觉,身边的人可以帮助他的是,先听听他的情况如何,而不是批评他。过后,介绍他心理专业辅导,让他针对个人具体情况去做心理辅导。”
“也有些人处在激情期,不觉得自己有状况,他可能还会回去上课。对于这样的人,帮助他们没那么容易。”
身心平衡诀窍
想追求自我成长、疗愈烦恼和创伤,李志祥认为,市场上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源,除了心灵成长课程,还有其他方式可尝试。
“现在是资讯爆炸的时代,不管是网络上的课程、书籍,或是很多团体都有在办公众教育、心理教育课程,有的课程甚至是免费的,或是象征式收费。这些都是可以在平时留意、去上课的。”
而看书也可以保持理性、独立思考,一边查资料一边和作者展开思辩。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成长背景、生命经历,对同一个道理做不同层次的理解和应用。看书时间较长,消化步调较慢,因此相对安全。
“另外,大家可以和身边的朋友、家人,互相分享彼此的学习内容,让周围的人可以从中取得资讯,获取建议或提点,思考究竟是要避而远之这类课程,抑或这课程对自己有实质性帮助?”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