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国内 > 时事

华语

沈志强

文 文 文

曾不会说华语 如今已学会 沈志强归功华教人士奉献

(吉隆坡8日讯)人力资源部长披露,他10年前完全是不会说,而在回忆学习历程时,赞扬我国拥有卓越华教体系,且必须归功于无数华教人士的努力和奉献。

他也说,他赴中国访问时曾告诉当地朋友,在2013年前是完全不会说,并强调这一进步主要归功于华教斗士胡万铎和华教分子的努力付出。

“大马良好的华文教育氛围,使得大马华文教育在中国以外堪称最佳,且在过去殖民政府种族主义政策下,华文教育受到边缘化,如今华教得到社会和政府的认可。”

他还说,在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领导下,独中拨款每年一直增加,2013年,全国华文独中获得中央政府1575万令吉拨款,如今2024年增加20%拨款,获得1890万令吉。

(本报连利元摄)

今日出席陈嘉庚诞辰150周年午宴暨第9届陈嘉庚精神奖颁奖典礼时分享,他从胡万铎一生和陈家庚精神中,学到3个主要教训。


”第一,教育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关键,我们不能妥协。为此,人资部在明年将拨款30亿令吉用于技能培训和人力发展。”

“第二,如果要做一位领导,就要勇敢做出决定。我们会做一些别人觉得没有可能的事情,而遭到嘲笑,甚至疏远,但是如果在做正确的事情,我们需要坚持。”

他指出,人资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发起了8项主要劳动力法,包括社会保险、事业安全与健康,工会运动和劳动权利领域,为我国1700万工人带来积极影响。

“第三,我想借用一句话,来描述陈嘉庚和获奖者胡万铎的一生;我们做人必须要以诚待人。”

出席嘉宾有陈嘉庚基金会秘书长庄诒晶、第9届陈嘉庚精神奖工委会主席吴袺豪、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公使郑学方、陈嘉庚孙女陈佩仪、胡万铎夫人陈桂萍、儿子胡铠林与弟弟胡万源。

沈志强(右)向胡万铎打招呼。
沈志强(右)向胡万铎打招呼。

纪念伟人最佳方式
陈友信:实践精神内涵

大马陈嘉庚基金主席拿督陈友信说,家父常说嘉庚语录“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代表60、70年代,以“金钱至上”为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个人主义完全相反的思维。

“这句话恐怕浅白得有点无法登大雅之堂,但对当时只有初中的我来说,可是刻骨铭心,印象深刻。后来我留学回国,参加社团活动之后才恍然大悟,是一种对内心深处的强大震撼。”

他认为,纪念一位伟人最好方法,就是将其精神内涵与时并进地,以实际行动实践。

“我始终认为,嘉庚精神的弘扬与传承,不应该只限于我们这一代人,而是需要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加入,才能将这宝贵的精神遍地开花,代代流传。”

他也借此机会,恭贺胡万铎获奖,并称赞后者在教育建设方面,以身作则影响许多人,正是传承嘉庚精神的意义所在。

胡万源(站者右9起)、陈友信、胡万铎、陈桂萍、胡铠林与胡万铎家人一同大合照。
胡万源(站者右9起)、陈友信、胡万铎、陈桂萍、胡铠林与胡万铎家人一同大合照。

华人没华教 如没灵魂民族

★胡万铎(第9届陈嘉庚精神奖受奖者)

我出生成长的1930至50年代的大时代背景、家教家规、学校教育和钟灵中学军事化寄宿生生活,养成我做事不轻言放弃,唤起强烈的民族情怀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信念。

为了华文教育,我成为学运领袖,反对当局以津贴为饵企图英文化消灭华文中学,被殖民当局逮捕坐过牢,被学校开除,被当局驱逐禁止踏足槟岛。

我在“513”阴影中肩负挽救独中重任,临危受命与华教同发起霹雳独中复兴运动,令独中起死回生,却因此面对家业商务被压制,一度陷入困难。

困难重重面前不能屈,因为我清楚意识到,母语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华文教育是华人文化的根,没有华文教育,华人就会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

今天,大马华文教育仍然面对诸多问题,危机与机遇并存。华教前路漫漫,道阻且长。

华文教育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常在我心。愿与大家共勉。

更多不可错过的热门新闻,请到中国报官方WhatsApp平台!
加入中国报官方Telegram:https://t.me/chinapressonline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华语

沈志强

相关文章

沈志强:推广部门服务 人资部官员要当大使

沈志强援助以车当家一家七口 槟第一副首长: “他们每月有领取ZPP援助金”

一家七口被房东骗 以破车当家 沈志强伸援手安家有瓦遮头

吉华独中毕业生车祸亡 | 沈志强到陈奕勳灵堂致哀 盼陈家能坚持挺过难关

国会动态|沈志强:社险去年理赔逾21亿 21.9万人受惠

沈志强:数措施减少依赖外劳 劳动力占比不超过15%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