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11日综合电)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4号展厅里,收藏着一块长方形的黑色玄武岩石碑,它顶部上有着断裂痕迹,碑身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符号,看上去庄严而又神秘。
这块石碑就是名闻遐迩的罗塞塔石碑,它是古埃及王国遗留下来的珍贵历史文物,距今已经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也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罗塞塔石碑上所刻着的文字符号,是早已失传的古埃及文字,如何破译它,难倒了无数考古学家们。
最后,一位潜心专研过中国文字的法国学者商博良站了出来,他从中国文字中得到启发,最终用“汉语”的逻辑破解了这段文字。
罗塞塔石碑文字的破解,也奠定了研究古埃及语言与文化的基础,由此更诞生古埃及学这门历史学科。
罗塞塔石碑的发现
罗塞塔石碑虽然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但它最早是由法国人发现的,而它的出土和法国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拿破仑离不开关系。
1798年的6月,正是拿破仑在欧洲暂露头角的时候,担任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的他,在意大利北部击败了奥地利帝国后名声鹊起。
当时法国正与英国在中东争夺殖民地势力,拿破仑被派往中东以遏制英国的扩张。
拿破仑的远征军首先抵达了埃及,攻占了亚历山大城,驱逐了英国势力,很快就基本占领了埃及全部陆地领土,进展十分顺利。
年轻的拿破仑雄心勃勃,除了希望在军事政治领域夺取更大的权力以外,他也希望在历史文化领域建立自己的名声,作为军人的他,还特意为自己取得了法国国家研究院的院士身份。
这次远征的目的地埃及,是历史上著名的文明古国,拿破仑从法国带来一百多位知名学者,组建了埃及研究院,希望也能敲开埃及历史文化研究的大门。
这次远征也果然有了令人惊喜的收获,在1799年的8月,拿破仑麾下的一名工程兵军官布夏尔中尉,就在偶然之中发现了一块珍贵的石碑。
文:综合
图: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