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大讲堂 > 评论

中气十足

黄绣晶

文 文 文

黄绣晶:从悲剧中吸取教训

 上周二(10日),34岁华裔男子蔡运城(译音)因涉嫌于11月27日杀害67岁的邻居陈邻福,而在古来推事庭被控谋杀后,被告的父亲接受一家媒体访问时难过地流下男儿泪,披露其长子患有精神病,但早前拒绝复诊和擅自停药超过2个月的情况,令我感慨良深。

 这名68岁的蔡姓父亲在庭外痛心疾首落泪,叙述作为其长子的被告,曾在新山柏迈精神病院,接受超过一年的治疗,直到近两三年才回家。

 他说,一般每月会带长子复诊领药,原定9月15日必须复诊,岂料长子自称精神状况已经痊愈,无需吃药为由拒绝出门,相隔一周他继续“连哄带骗”想带长子看医生,结果还是被拒。

实在无能为力


 这名父亲无奈诉说:“我很伤心,可是有什么办法,他(长子)头脑不好,没吃药。”

 他也说,长子不曾动手打家人,但停药后晚上会自言自语,还不时提高收音机声量、唱歌和大声喊叫,晚上总是关电摸黑煮夜宵,他曾出言劝阻却换来一顿怒骂,因此也不敢再多言惹怒长子。

 这名当技工的父亲深知长子病情加重,但多次苦劝长子服药不果,令他实在无能为力。

 上述情况令我想起曾采访一宗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华青,承认于2020年误杀二姐后被判监10年的案件,因为这名27岁男被告刘子丰(译音)同样是拒绝复诊和服药的病患。

 他于2019年10月16日最后一次在政府医院精神病专科诊所检查,原本安排在当年11月复诊,但最终他没复诊和取药,其母亲证实儿子当年不愿继续接受治疗和服药。

 对我而言,在外人看来或许仅是个案的上述情况,其实是一记各方都应重视的警钟,因为那其实某程度上反映政府医院精神科在确保病患定期复诊一事上监管不力的问题。

 定期复诊对精神病患的康复至关重要,因为这不仅能让医生评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案,同时也是医生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机会,帮助患者和家属理解疾病过程,学习如何有效管理症状。

 患者忽视复诊可能导致病情反覆或恶化,影响个人生活和家庭稳定,因此政府医院精神科有责任确保患者定期回到医院复诊,并探讨如何与其他政府部门合作,在必要时候进行家访,实地了解拒绝复诊的患者情况,以免酿成无法挽救的悲剧。

被告蔡运城(中)被警方押到法庭时表情木然,没有躲避媒体镜头。
被告蔡运城(中)被警方押到法庭时表情木然,没有躲避媒体镜头。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中气十足

黄绣晶

相关文章

梁展威:曼联吃老本卖票?

黄绣晶:给东姑麦蒙点赞

张倍敏:一个“双重失守”的教训

蔡宝云:打破校园PUA

梁展威:体育比国旗扣章有效

张倍敏:重视动物生命权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