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0日讯)随着医疗保健和交通物价压力放缓,我国1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俗称通胀率)按年增长1.8%,低于10月的1.9%,而且是2021年8月以来首次下跌。
统计局报告显示,11月消指为133.3点,比去年同期的130.9点上升1.8%,但整体涨幅比10月来得低。
此外,医疗保健(增1.2%)和交通(增0.4%)通胀比10月时有所放缓,资讯与通讯和服装和鞋类继续处于负值区域,分别下跌3.9%和0.2%。
同时,大多数组别的通胀维持不变,包括个人护理、社会保障、杂项商品和服务(增3.4%)、餐厅与酒店服务(增2.8%)、休闲、体育和文化(增2%)、教育(增1.5%)、酒精饮料与烟草(增0.8%)、家具、家庭设备与日常保养(增0.5%),以及保险与金融服务(增0.5%)。
饮食品价格回升
不过,占CPI权重29.8%的食品和饮料组别上涨2.6%,比10月的2.3%有所升温,主要归咎于肉类价格提高,导致家用食品通胀增长0.6%。
肉类指数中,占最大占比(32.6%)的鸡肉继续涨价,按年上扬4.8%(10月为3.6%)。
至于蔬菜价格涨势有所收敛,增长1.1%(10月为2.7%),尤其椰菜花、花椰菜和羊角豆价格皆下跌。
外食部分,价格涨幅则从10月的4.1%,小幅提高至11月的4.8%,其中以炸鸡、熟菜和沙爹价格涨最多。
交通组别通胀放缓,主要是个人交通设备营运价格下跌,比如汽车维修、洗车、修理摩哆等涨势放缓。
5州物价高于全国
统计局统计司拿督斯里乌兹尔说,我国多数州属通胀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但槟城(2.9%)、彭亨(2.4%)、雪兰莪(2.1%)、柔佛(1.9%)和砂拉越(1.9%)五州的通胀仍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州属的饮食品都录得更高通胀,当中以雪州最高,达4%;其次是布城(3.4%)、柔佛(2.9%)、登嘉楼(2.8%)、槟城(2.6%)和吉隆坡(2.6%)。
乌兹尔指出,我国通胀仍低于越南(2.8%)和菲律宾(2.5%),但高于印尼(1.6%)、韩国(1.5%)、泰国(1%)和中国(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