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0日讯)配合即临的圣诞节,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将14种食材列为佳节统制品,并将从下周一(23日)起生效,为期5天。
内贸部长拿督阿米占说,该部是援引2011年价格管制及反暴利法令,将上述食材列为统制品。
他今日在记者会上指出,此次的圣诞节统制品包括进口带骨羊肉、仅限砂拉越的老活鸡、印尼和中国进口的圆包菜(不包括北京包菜)、红萝卜和番茄。

“其他(食材)是红辣椒、青灯笼椒、进口大红葱、大黄葱、中国进口马铃薯、鸡翅、仅农场适用的生猪、猪腩肉,以及猪肉瘦肉和肥肉。”
他指出,佳节统制品措施旨在帮助人民以受控价格获取必需品,并避免价格突然上涨。
他说,这些食材将贴上粉红色价格标签,以便消费者识别统制品,同时可通过内贸部官网www.kpdn.gov.my查询相关资讯。
阿米占指出,内贸部执法官员将被派驻至全国各地的策略地点,例如公共市场、农民市集和购物中心,以展开检查和执法行动。
他提到,内贸部也推出新的倡议,也就是配合佳节展开昌明关爱促销活动,并率先从今年的圣诞节开始,涵盖全国的670场活动。
他说,截至昨日,今年全国共举办1万1240场昌明关爱促销活动,内贸部放眼明年增至1万5000场。
“我们发现,此计划是一项能够有效帮助人民减轻商品成本负担的机制…配合2025年财政预算案的拨款,慈悯昌明销售计划将继续在所有国会和州选区推行。”
出席者包括内贸部副部长傅芝雅、执法组主任拿督阿兹曼和峇都区国会议员峇拉峇卡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