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3日讯)国家银行宣布一系列临时措施来缓解医疗保险保费大涨所带来的影响,包括保费将分成三年逐步调高;分析师认为,新宣布将对保险公司带来少许负面影响,且三年后的医疗通胀问题仍可能存在。
肯纳格投行研究在分析报告中指出,在新措施下,保费调涨的频率,可能不足以跟上医疗成本通胀上行的速度。随着保费分成三年逐步调整,若索赔额超过保险公司可以调整的范围,将导致业者面临更大的盈利压力。
此外,对于已经失效的保单持有人来说,可能会在没有额外承保要求的情况下恢复旧保单,恐怕进一步增加保险公司的索赔率。
“整体来说,这可能导致保险公司在医疗方面的综合赔付比率上升,因为即使在三年的保费调整周期之后,医疗通胀问题仍可能持续存在。”
综合赔付比率是保险公司衡量其运营效率和营利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若相关比率较高,意味着保险公司支出的赔偿超过了保费收入,导致公司面临亏损。

伦平资本不受影响
尽管如此,该行追踪的两家保险上市公司,即伦平资本(LPI, 8621,主要板金服)和伊斯兰保险(TAKAFUL,6139,主要板金服)预计不会受到重大影响。
上述两家公司大部分索赔来自汽车(50%)和信贷相关产品(50%),医疗在整体保费贡献中占不到10%。
国行上周五(20日)发布文告宣布,已和保险业者达成协议,透过4大临时措施,所有保险和伊斯兰保险运营商将分成3年逐步调涨保费,直至2026年底,至少80%的投保人,每年保费涨幅将低于10%。
其他3大措施包括,60岁及以上的投保人的保费,将暂停调整一年。同时,今年因为医疗保费涨太多而断保者,可向保险公司申请恢复保单,无需重新经历保险承保流程。
此外,保险公司也必须为不愿继续投保的顾客,提供替代的医疗保单,而保费必须更便宜或和原有保单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