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酒精都没办法杀灭?是新物种吗?那我们该怎么办好?
先别慌,其实早在“旧冠”时代,我们就有解释过,用酒精来消毒杀菌是有“前提”的。
首先,浓度要对。酒精浓度并不是越高效果越好,最佳浓度是75%左右。如果浓度太高,可能使病毒外壳过早硬化,反而对病毒形成了保护作用。





此外,酒精并不能杀死所有细菌病毒,只针对特定一大种类有效。
错误认知
只不过,那时还新的“旧冠”病毒刚好适合用酒精消灭,甚至一时间还造成酒精大断货,让大家产生了“酒精万能”的印象和错觉。
从原理上来解释,酒精主要通过破坏病毒“脂质膜”,来达到破坏病毒整体的效果,所以对于没脂质膜的病毒,酒精就拿它们没办法。
上述这类没脂质膜、对酒精有抗性的病毒,叫做非包膜病毒。这类病毒的外壳不是脂质,而是蛋白质。你可以想象不同病毒间所穿的防弹衣的材质不一样就可以了。
这次引起轩然大波的诺罗病毒,就属于非包膜病毒的一种!应注意的是,诺罗病毒并不是像已经旧了的新冠病毒那样,是近期发现的物种,而是1960年代在美国俄亥俄州发现的病毒。因此,说它是“新”病毒,其实并不正确。
类似的,还有轮状病毒、腺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小儿麻痹病毒)等。我国曾经引起恐慌的,有克沙其病毒、EV71(手足口症病毒的一种),还有A型肝炎病毒和HPV病毒等。这些都是酒精破坏不了的病毒。
顺带一提,不只某些病毒,某些细菌也对酒精有耐受性。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菌、痲疯菌、破伤风杆菌和大肠杆菌等,酒精也都拿它们没办法。

解决之道
那上述这些细菌病毒,要怎么杀灭呢?答案就是要用特定消毒剂或含氯漂白水。含氯漂白水相信大家应该也不陌生,疫情来袭那时,我们也常建议大家用含氯漂白水消毒居住环境。
诺罗病毒是通过粪口传染,并造成肠胃炎的病毒,所以“很简单”,预防方法就是勤洗手,尤其是上厕所之后要用肥皂洗手。
一边用正确方法消毒,一边照顾好个人卫生,这样即使出国玩,也可以不用担心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