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0日讯/独家报导)虽然目前仍处于东北季候风阶段,由于过去两周的天气晴朗,蔬菜丰收,但基于学校假期和国人出国旅游等,导致市场供应过多,才出现大部分的蔬菜价格跌幅超过50%。
马来西亚菜农总会总会长林仕伟说,菜价下降趋势从上周开始,其中叶菜类的蔬菜降幅较大,其中蕹菜批发价从每公斤5令吉50仙降至2令吉30仙、芥菜从每公斤5令吉降至3令吉30仙、小白菜从每公斤7令吉降至4令吉50仙等。
“其中黄瓜也从每公斤4令吉下降至1令吉多,价格跌幅超过50%。”

他接受《中国报》电访时说,除了好天气带来的蔬菜丰收,菜价下降也是因为一些商家从泰国和越南等进口蔬菜,对本地蔬菜带来竞争和威胁。
“因为过去两周没有下雨,蔬菜肯定丰收,但这时候一些商家又进口蔬菜,菜价进而下跌,导致菜农要赚到一点钱都难。”
林仕伟指出,尽管目前菜价下降,但适逢年终许多人都出国游玩,加上学校假期,因此蔬菜目前没有市场。
“但是现在开学了,食堂(对蔬菜)的需求很大,而且农历新年也要来了,所以预计届时的需求会恢复。”
但他说,柔佛一带目前又开始下雨,因此无法预计接下来的菜价,也不确定农历新年期间的菜价如何。
“希望能持续天气晴朗,明年1月不要再出现12月初那样的大雨和水灾,这样就能恢复蔬菜供应。”
根据本报早前报导,林仕伟在12月初指出,由于受到雨季影响,水灾摧毁农田和菜园,导致本地蔬菜供应短缺。
他当时说,叶菜类蔬菜在雨季期间全部已上涨50至60%,价格平均从2至3令吉上涨至6至8令吉,其中黄瓜价格从每公斤2令吉上涨至4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