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2024年是一杯咖啡,那对于马来西亚而言,那绝对是一杯苦涩至极点的无糖黑咖啡,兴许还特别增加了多几分的浓缩咖啡shots。
为何这么说?因为从年初到年尾,我国尽是充斥着各种不利的新闻,从政治、教育、文化等等不一而足,就算有些许好消息,但最终走向却变成了好坏参半。
先说本来被视为是好事的事件。

立即签购 解锁全文




我已订阅登入
丹州母女挑战伊刑法违宪胜诉,本来应当是件能够抑制宗教法律越加强势的判决,但最终结果在朝野双方都噤声不支援该母女,甚至大加挞伐下形同过眼云烟,结果反而是使保守势力更为嚣张,并推陈出新更多的保守政策。
还有撤销汽油补贴,为国家省下数十亿的金钱,本是妥妥好事,但在执行混乱、没有全盘计划下,再加上声势浩大耗费巨资逾8千万令吉的PADU系统根本完全无用的丑闻下,且剩下的钱还不够填补公务员的大起薪,导致怨声载道、民怨沸腾,明明是改革却变成了失望。
好事变成坏事
当然也别忘了一些被伪装成改革进步,实为巨大倒退的议案在国会闯关成功。信手拈来就有国籍传承修宪案,本意让男女平权,在外国结婚的女性国人也可传承国籍给孩子,但其中却夹带了让无国界孩子和弃婴更加难获得承认的枷锁,实际压榨弱势群体。
另一法案也是如此,即刚刚才在年尾通过的通讯法令修正案,一开始打着开放的态势,申明嘲笑、讽刺政治人物将被明确被除罪化,结果呈交的提案却完全不是那一回事,换汤不换药,只是所谓的除罪化不过是将“冒犯”改为“极度冒犯”,但何谓极度的诠释权依旧掌握在政府手中,根本无甚差别。
更别提此修法还给予执法当局豁免权,并增加了惩罚力度,修法的结果是政府更为集权,掌握的权力更加大,却还获得了免控的豁免权,如此包装在改革幌子之下的真倒退,真是其心可诛也。
上述这些本为好事,结果变坏的都罄竹难书,就更别提那些明目张胆的倒退和保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