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大讲堂 > 评论

中气十足

黄绣晶

文 文 文

黄绣晶:送暴力迎安宁

 我在为本文执笔时,正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而此文在2025年的第一天见报,因此在这先祝福读者元旦快乐!

 回顾2024年,若要挑选对个人职涯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访谈,心目中的首选是在4个月前完成的这场专访,受访对象是我非常尊重的其中一名资深执业律师郑宝德和他的2名得力左右手。

 今年8月26日的这场专访主题是2023年检讨死刑和终身监禁(联邦法院临时权限)法令,访谈的内容是关于法院在这法令自去年9月12日生效后,审理了多宗死囚申请检讨死刑的案件判决。

构建良善社会


 对我来说,通过这场专访,总结采访这些案件的重要性,就是在于这些都是作为最高法院的联邦法院的判决,所以是具约束力的判决先例,会影响往后司法等级较低的法庭对谋杀案罪犯量刑的考量,是否需判处死刑或可判监禁,就看这些先例是否有相似的案情可以参考,作为法官的判刑依据。

 曾经,有同行在法院聆审枪杀阿马银行创办人胡先阿末的死囚江瑞关(译音),申请检讨其死刑的案件当天告诉我,那是她第一次看到身穿白衣红袖的死囚,听着他们手和脚部被铐上的铁链围着腰部发出的声音觉得有点恐怖。

 有人也曾问我,在法庭看到这些死囚时会感到害怕吗?

 坦白说,即使阅读了过往的判词从中了解他们残暴的干案手段后,我其实没特别害怕看到他们,因为我比较怕的是在采访那么多旧案的同时,去年却频频传出发生多宗新的谋杀案。
本地一家电视台华语新闻主播去年9月曾经在面子书专页撰文,感叹国内发生的谋杀案特别多,因为这类新闻接踵而来。

 她在贴文中说:“若自己不是社会新闻中的涉案人物,有些人会觉得与我们毫无关联,但比起口沫横飞的政治新闻,社会新闻才是最真实的社会拼图,可从中洞察我们活在一个怎样的人性社会,从而思索每个人能如何构建更良善的环境。”

 以上这句话,我是十分认同的,因此随着全新一年的到来,希望国内社会在这一年的罪案和暴力都少一些,更多一些保障大家可安心生活的和谐与安宁,而在此事上,我们人人都有责任为这个理想社会贡献自身的力量。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中气十足

黄绣晶

相关文章

梁展威:马拉松缘何成了“马拉疯”?

黄绣晶:AI在新闻业的角色

张倍敏:他的“牺牲式正义”

蔡宝云:别被科技猛兽控制

看好文|邱佩勋:特朗普得到了什么?

梁展威:曼联吃老本卖票?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