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蛇年“生蛇”怎么办?此“蛇”非彼“蛇”,了解带状疱疹,聪明防治!

你知道吗?越老感染带状疱疹,不仅疼痛会加剧,而且并发症几率也更高。
医学研究表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率与年龄增长有关。皮肤专科医生庄伟明分析,老年人感染带状疱疹后,面临各种并发症的风险更高,比如可能让患者“痛不欲生”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





庄医生说:“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免疫系统日趋衰弱。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带状疱疹就是其一。更糟糕的是,带状疱疹会为老年人带来重大健康风险,可能引起致残性并发症,而且脆弱老龄人群的康复时间通常也会延长。”
带状疱疹症状包括皮疹和疼痛性水疱,通常会出现在胸部、腹部或面部。患者常将这种疼痛感觉,描述为隐隐作痛、灼热感、刺痛或电击般。当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后,患者可能经历持续至少3个月,甚至数年的神经痛(也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这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病发率约为5~25%,具体比例因年龄而异,神经痛的轻重程度也因人而异。
“在胸部、腹部或面部等部位出现皮疹和疼痛水泡,可能导致患者瘙痒和敏感,以及发生潜在的继发性细菌感染。据麦吉尔疼痛评定量表(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与带状疱疹相关的疼痛,通常会被患者描述为比分娩疼痛或手术后疼痛更严重。”
庄医生也指出,新冠疫情后,其门诊的带状疱疹病例数量明显增加,这可能与疫情期间,体力活动水平的降低,导致潜伏的病毒感染复发,从而使带状疱疹病例增加。
实际上,部分医疗相关国际学会也预料,未来带状疱疹病例将会变得越来越多,原因包括人口老化和慢性病患者人群持续上升等。

庄伟明:后患无穷
带状疱疹的第一个明显症状,可能是皮肤上出现奇怪或异样感觉。这些感觉包括瘙痒、烧灼、疼痛或刺痛。有些患者在出现带水疱的特征性皮疹前,会发烧、头痛或感到全身不适,这通常发生在最初症状出现后的一两天内。
通常情况下,皮疹和水泡会呈带状,出现在一侧胸部和背部,导致轻微或剧烈疼痛。它们也可能出现在身体其它部位,比如面部和四肢。皮疹开始为成簇的红色丘疹,单侧、带状分布,可能会在几天内,演变为簇集性水疱,部分皮损可能进一步变成脓疱,皮损通常于7~10日左右结痂。带状疱疹感染痊愈后,也可能会遗留瘢痕、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等后续问题。

视力受损
庄伟明医生指出,眼部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Ophthalmicus,HZO)是感染带状疱疹后,需要特别关注的情况:“眼部带状疱疹会影响眼睛,多达25%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导致患者视力丧失。眼部带状疱疹的一个特征是前额、头皮,甚至是鼻子部位出现皮疹。这种皮疹会发展为疼痛的水疱,即使皮疹消退后,不适感仍可能持续。当病毒感染涉及眼睛深层结构时,可能导致视力异常,甚至永久性视力丧失。”
因此,庄医生强调,若带状疱疹靠近眼睛或鼻子部位,应尽速会诊皮肤专科和眼科专科医生,做正确诊治,避免带状疱疹造成永久性眼部损伤。

与水痘同根同源?
水痘和带状疱疹竟是“同款”病毒?
是!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或称Shingles)俗称“生蛇”,其病毒与引致水痘(Chickenpox)的病毒属同一种类,医学上将其称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
据估计,50岁及以上成年人体内,可能都潜伏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随着年龄增长,这种病毒可能被重新激活。
伺机而动
如果曾患过水痘,那么这种病毒就已潜伏在你的神经系统中,并等待机会突破免疫系统防线,再次造成严重破坏。
水痘康复后,病毒会一直潜伏在人体里,虽不会消失,但也不会引起任何不适或症状。一旦人体免疫力变得衰弱或下降时,病毒就会伺机而动,引发带状疱疹。更糟糕的是,当这种病毒再次卷土重来时,会造成更严重的破坏,因为它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产生极端疼痛情况。
年龄增长(尤其是50岁以后)、免疫系统受损(如爱滋病毒和癌症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以及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脏病、哮喘与抑郁症),都可能提高带状疱疹的发作风险。
幸运的是,水痘和带状疱疹都有适用的疫苗。马来西亚传染病和化疗协会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两种是专门针对水痘的疫苗:一种通过皮下注射,分两剂给药;另一种是联合型疫苗,将麻疹、腮腺炎和风疹(MMR)疫苗与水痘疫苗结合在一起(这种疫苗仅获准用于1~12岁儿童)。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水痘疫苗预防感染的有效性介于88~98%,接种疫苗后仍感染的少数人,其症状往往比典型病例要轻很多。
破除5大谜思!
●迷思一:带状疱疹非常罕见?
据估计,约三分之一人一生中可能罹患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常见于年长者或儿童中。年龄老化、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脏病、哮喘、慢性肺病和慢性肾病)、情绪压力、家族病史、免疫系统减弱,甚至是其它感染(例如HIV感染和新冠肺炎感染)都可能增高罹患带状疱疹风险。
●迷思二:带状疱疹只是一种皮疹,不算太严重?
带状疱疹不仅是皮疹而已,而是一种传染病,通常表现为受影响部位上的水泡区带。除了水泡,带状疱疹也会引起疼痛,而且常被患者形容为“最糟的疼痛体验”。这种疼痛可能严重到足以引起无助感、限制活动、导致睡眠障碍和工作缺勤等。带状疱疹也可能引起各种短期和长期并发症,例如:受影响部位的持续神经痛、若累及眼睛可导致视力障碍、皮肤疤痕,以及水泡继发感染等。
●迷思三:带状疱疹是成人水痘?
虽然带状疱疹是由引起水痘的同一种病毒引起,但它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疾病。水痘通常较温和,更常感染儿童。由水痘病毒重新激活而引发的带状疱疹,通常非常疼痛,它会侵袭受影响区域的神经,并可能导致各种短期和长期并发症。
●迷思四:“生蛇”围绕一圈就会死?
坊间有种说法,指“生蛇”(皮疹或水泡)围绕肚子一圈,患者就会死亡。这种说法是没有医学根据的。事实上,很少有人因感染带状疱疹而死亡,少数感染带状疱疹而死亡的,通常是年纪大,又或免疫力非常低的患者。
●迷思五:带状疱疹无法预防?
实际上,带状疱疹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的疾病。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建议,50岁以上成年人和18岁以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接种疫苗。另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例如多元均衡营养丰富的饮食习惯、定期运动健身和戒烟酒),以及适当减轻压力等方法,也可能有助提高免疫力,并预防带状疱疹 。
(参考资料来源:www.stopshingles.com)

新疫苗有效率近百分百
我国去年核准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ecombinant Zoster Vaccine,RZV)上市。这是一种非活性、重组亚单位疫苗,只须在肌肉内注射两次,就可帮助50岁及以上成人,预防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上述疫苗将在马来西亚,率先提供给50岁或以上成人,以及年龄18岁或以上带状疱疹高风险人群。由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患带状疱疹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带状疱疹疫苗也被批准用于这类高风险患者群体。
卓有成效
据关键性疗效研究分析,在约3年观察期中,RZV疫苗在50岁及以上成人中的有效率,达到97%。最新中期数据则表明,初次接种后的6~10年间,50岁及以上人群的总体疫苗有效率仍超过80%。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是将非活性抗原与一种专用佐剂结合的带状疱疹疫苗,有助于克服因年龄增长而导致的免疫力下降问题,从而更好地保护50岁及以上成人免受病毒侵害。
马来西亚传染病与化疗学会《成人免疫接种指南》建议,50岁及以上人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18岁及以上患者,皆应该接种上述疫苗。
(疫苗核准编号KKLIU 2560 / EXP 29.0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