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圈子有很多“双面人”。
为了名利,为了权力,为了生活,为了选票,为了下一届大选(暂时还没听说“为了女人”的 ),政治人物很容易忘了下一代子孙,忘了他们下一代子孙的利益,然后变脸成为DC漫画超级反派的“双面人”(Two-Face),产生人格分裂。
为什么会人格分裂,很大程度上,和他们加入的政党有关。
有些政党主要靠抹黑、毁谤、撒谎、欺诈、颠倒是非等低级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就不得不睁眼说瞎话:明知道是不合逻辑、不符合真相的事,却能公然扭曲真相,做出违背良知的行为。
我不是说有“任何政党”可以逃脱这种“颠倒是非”的宿命,但有些政党特别严重。
站出来支持纳吉的粉丝,是个例子。
不管纳吉之前因腐败和滥权被定了罪,不管他之前在法庭、在媒体所展现出不逻辑、不可思议、甚至近乎天方夜谭的种种说法和行为,支持者的“选择性记忆”(强调以针对纳吉的阴谋论和不公平,去解释他的垮台,却选择性忘记他的过错)、“断章取义”(无视所有证据,却选择性呈现有利于自身叙事的信息)、“双重标准”(拒绝承认纳吉罪行以及罪行的严重性,却对他政敌的言行采取不同的道德标准)、“认知失调”(以辩解来合理化对纳吉的支持,以缓解其认知失调,亦即纳吉的“对”和“错”之间的证据矛盾不一致),都很令人担忧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
即便是纳吉去年10月24日通过儿子所发表的公开“道歉”破绽百出,坚称自己无辜,“一切都是通缉犯刘特佐的错,一切都是沙地石油公司的错,一切都不是我的错”,却也被纳吉粉丝盲目大力支持。
简单的推理,就能拆穿纳吉道歉文中的问题:
(1)责任担当:纳吉声称对资金来源和用途一无所知,这令人很费解、担忧和感到恐惧;作为首相,难道他和手下没有责任和义务,去妥善管理1MDB资金?难道人民委托他和官员睡大觉?
(2)公信力问题:在事件演变过程中,纳吉将那些批评者(包括副首相慕尤丁、反贪会阿布卡欣、总检察长阿都甘尼)一一撤职;如果没做错事,何必出此下策,有何必一味“此地无银三百两”、老是否认和反驳,以致最终削弱他的道德公信力?
(3)众人皆醉,唯我们独醒:这丑闻不只牵涉马来西亚,至少六个国家都展开调查;当全世界都说他必需对这腐败和洗钱罪行负起责任的时候,只有纳吉和他马来西亚的粉丝说他没有错?全世界人都醉了,只有我们醒着?
丧失认知能力
除了这三个要点,行动党前国会议员潘俭伟也以六句话,发文讥讽纳吉的说辞。(详见:https://www.enanyang.my// 要闻/纳吉发道歉文称无辜-潘俭伟6句话反驳 )
你说,纳吉的道歉合不合理?合不合逻辑?
可怜的是,众多粉丝和政客因政治立场,被迫做出或说出违背逻辑、常理或良知的谈话和行为的时候,必然产生一些内心的冲突和痛苦。
当这些粉丝将“政治立场”置于“逻辑和良知”之上时,势必导致他们长久持续生活在心理矛盾和冲突状态中,进而转化为庞大心理压力和焦虑,最后导致自我价值感的减弱、迷失和困惑;同时,不断违背良知做事和说话,也可以变成一种持久的内疚和情感负担,最后丧失是非对错的认知能力。
长期处于这种不良心理状态,真的很痛苦。
从更宽广层面来看,这种“睁眼说瞎话”带来的内心煎熬,不只限于纳吉粉丝;所有涉足政治的人,都无可避免面临“双面人”危机的风险。
差别只是,或多或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