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报导,日本专家说,早上起床在刷牙前就喝水的做法是错的,因为口腔内的菌是粪便的10倍,这样做会提高代谢疾病风险。一时间,舆论哗然,很多常年起床就喝水的网友吓出了一身冷汗!
为了“接近”真相,我拜托了在日本留学的朋友,帮忙找出了原版的日文报导,他还顺便找到了相关影片。
原来,这篇所谓的“报导”,其实本来就不是什么正规的研究发表,而是一个由牙医举办的小型讲座,参与者顶多10人。从现场照片和视频片段来看,应该是由某知名品牌漱口水厂商赞助的活动。
事实上,在日本当地该“报导”并没引起多少关注,视频流量也不到30次观看量,殊不知,却在中文媒体圈引起了轩然大波!





明辨真伪
首先,说说大家最在意的“10倍”细菌孰真孰假。上述讲座中,牙医引用的数据是,专门挑牙菌斑的菌数来算的,这里因为是细菌聚集区,菌数可达到10的12次方只菌(1后面有12个0),与之相比较的粪便的菌,则没有一定,但数量一般在10的11~12次方只菌。
因此,所谓的10倍其实是用挑选过的数据来比较的:粪便菌的,用最低的11次方;口腔菌的,则用最高的12次方,于是就出现了10倍差距。
更重要的是,粪便中的菌和口腔中的菌是不同种类的菌,这如何能拿来相比较呢?
这就好像,目前地球有80亿人口,农场鸡有240亿只,我们可以说鸡的数量是人的4倍,所以地球要被鸡统领了吗?!
至于对健康的不良影响,该日本团队提出的理论是:口腔中这么多的菌吞下去后,会影响肠道菌平衡,再引起后续的疾病。
然而,大家要知道,我们的胃酸是很强的,可以杀灭大部分的菌,而且就算有些菌可以撑得过胃酸这道“难关”,其抵达肠道时,还需要面对肠道益生菌的关卡,因为足够和平衡的肠道益生菌丛是可以帮助抵御坏菌的。
反过来也是说,若是这一些口腔中的菌,可造成糖尿病和心肌梗塞等代谢疾病,那也主要是由于那个人的肠道菌丛不够健康使然。
结论:这本来就是夸大的宣传,经过媒体加工后才形成的恐慌,并没实际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