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智创

蓝涩靖态

马保靖

文 文 文

马保靖:编辑是超级英雄!

迟至今日,才有空坐下梳理2024年的点滴。去年对我而言,确实波澜起伏,尤其职业生涯上,如今未完全安定下来,依旧处于-ing状态。

一本书问世,公众关注的永远是作者或出版社,编辑则是幕后工匠,唔知乜家?来——编辑是神!(图:Freepik)

去年5月,离开了服务十二年多的老东家,义无反顾跳入另一个“火坑”。这任性的决定,其实也是给自己的一次豪赌:从熟悉的全中文工作环境,踏入一个对同事用中文,对作者和合作伙伴却几乎全英文沟通的全新领域。语言上不适应只是一部分,真正的挑战,在于思维模式的切换——中文圈与英文圈之间的理念与行事风格,简直天差地远。

因此,加入大观出版社(Kanyin Publications)已大半年,每次朋友问起近况若何,我的回答始终是:“适应中。”绝非虚言,毫不夸张,“适应中”三字,道尽我无数个深夜里的咬牙坚持,及白天的“顶硬上”。

我对编辑的理解(或误解),是一旦跟作者或客户谈成合作后,尽管“文责在于作者”,编辑仍需全面把控文字品质,从润稿到校对,无一不是责任所在。说到底,文字是作者的孩子,编辑只不过是“助产士”。然而现实中常见的情况是,作者贵人事忙,将孩子(初稿)匆匆挤出个头,便转身忙其他事务,面对一个悬吊着的“半成品”,编辑大可选择袖手旁观,让这孩子唔上唔落缺氧夭折。但眼见孩子形貌(内容)俊美日后必能卖个好价钱,便犯贱硬着头皮扛下所有后续工作。于是,助产士摇身一变成了“龟公老鸨”,不仅要把书做好,还得让它卖得好。

做书不容易

曾分享过“一本书的诞生”,其中提到编辑需具备的特质,包括能忍受寂寞、享受孤独。一本书问世,公众关注的永远是作者或出版社,编辑则是幕后工匠,唔知乜家?来——编辑是神!——默默隐身于灯光之外。然而,当看到成品时的成就感,是金钱难以买到的(讲罢了,自我安慰的鲁蛇说法)。

随着年龄增长、通货膨胀加剧,单一收入早已无法支撑生活所需,斜杠成了生存的必然选项。幸运的是,我的副业内容与正职形成有趣的对比:大观以投资财经商业管理为主,我的私活则偏向文学文化文艺类书籍。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反而让我在心理上找到平衡。如今我天天都在做时间管理,白天我是布鲁斯韦恩;夜晚就化身蝙蝠侠。双重身分的切换,虽偶会感到辛苦且累趴,却也让我体验过“超级英雄生活”,人生无憾!

编辑,虽常与孤独为伍,却也不乏热血。无论是深夜在家猫的陪伴下做校对、排版工作,还是跟设计师努力爆肝,或白天在公司会议室跟作者洽商,让我更深刻体会到:这经已远远超越了一分职业,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热忱。就算未来路再艰辛,我想,我应该还会继续走下去,毕竟还能学习新知识不断成长。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蓝涩靖态

马保靖

相关文章

会员文|马保靖:大马又被忘了!《黑鹰折翼》观后感

马保靖:《噬梦童话》男孩与狗的跨界之旅

马保靖:公牛王朝的最后之舞

马保靖:中土辉煌黯淡——《魔戒:洛汗人之战》

马保靖:《企鹅人》——纯粹的邪恶

马保靖:黄明志大飞机演唱会 美中不足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