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生活压力大,许多人开始关注如何保护脑部健康。54岁女教师小林因长时间工作压力和频繁加班,近来记忆力明显下降,甚至在会议中,难以集中精神。她因家族中有长辈罹患失智症,更担忧自己的情况。经过医生建议后,她开始每周安排3次有氧运动和肌力训练。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不仅精神更充沛,记忆力也逐步改善。
台湾医生郑佳益说明,运动是维持大脑健康的重要方式。研究显示,规律运动不仅能刺激大脑的可塑性,提升认知功能,还能减缓随年龄增长而带来的认知衰退。无论是有氧运动、肌力训练,还是瑜伽和太极,皆对脑部有不同的好处。此外,适当控制运动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效果会更为明显。
释放脑营养剂
郑医生解释,运动过程中,身体会释放一些对大脑有益的化学物质,例如脑源性神经滋养因子(BDNF)、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和鸢尾素(Irisin)。这些物质能帮助神经细胞的生长与修复,加强神经之间的连结,进而提升记忆力和专注力。长期规律运动能稳定这些“脑营养剂”水平,减少神经退化风险,同时降低氧化压力,保护脑部功能。
多元益处
运动对不同年龄层的人都有帮助,特别是年长者,更能从中获得显著的认知改善。然而,郑医生提醒,从青壮年时期开始养成运动习惯,对预防未来的认知退化十分关键。不同运动方式对脑部的益处包括:
●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和游泳,能全面提升认知能力。
●肌力训练:如重量训练,对执行功能(例如计划与决策)特别有帮助。
●瑜伽与太极:对改善记忆力尤为显著。
设定目标
要达到理想效果,郑医生建议根据个人年龄与生活状况,安排合适的运动计划,并注意避免因过度锻炼而造成伤害。运动的3大要点包括:
●频率:每周安排3~4次运动,每次45~60分钟。
●强度:中等强度效果较好,初学者可从轻度运动开始,然后逐步增加强度。
●时间:须持续3~6个月,才会看到显著成果。
如果难以达到每周3次的运动频率,可从每天10分钟的散步开始,努力将运动融入生活。郑医生提醒,比起高强度运动,长期坚持才是关键。不论是快走、慢跑还是瑜伽,只要持之以恒,都能为脑部健康带来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