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国际 > 欧美

印度

文 文 文

英国殖民榨干印度 新报告 : 超287兆

(伦敦22日综合电)英国泰晤士时报报导,近期乐施会(Oxfam)在1份报告中称,在1765年至1900年期间,高达64.82兆美元(约287.35兆令吉)从流向英国,其中超过一半的金额进入了当时英国最富有10%人的口袋。

据报导,周一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布的这份报告称,英国吸取的金额,若以50英镑纸币覆盖伦敦,足以几近4倍的面积。

这份题为“索取者而非制造者:殖民主义的不公正贫困和不劳而获的财富”的报告,指责英国扼杀的工业增长,并使其陷入贫困。报告补充说,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英国对等殖民地的掠夺和掠夺。

为了将印度打造成原棉产业,英国殖民印度时期,要求农民抛弃纺织业,种植棉花。

报导指出,1750年约占全球工业产出的25%,但到了1900年,这个数字急剧下降、仅剩2%。这种大幅下降原因,主要是英国对亚洲纺织品实施严格的保护主义政策,“系统性”地削弱了的工业成长潜力。


据报导,英国殖民时期,为了将打造成原棉产业,英国要求农民抛弃纺织业、种植棉花,摧毁传统产业与工业,导致当时数千万的人因大饥荒而死亡。政治家沙希·塔鲁尔 (Shashi Tharoor)直言,英国200年来的崛起,是靠对的掠夺来支撑。

除了英国之外,欧洲列强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也透过殖民地,让政权遍及全世界。专家则指出,帝国主义基本上是一种透过征服来扩张领土的政体,犹如像自家仓库般,获取当地的物产、农产。

在16世纪时,葡萄牙从非洲掠夺黄金、统治巴西的300年里所掠夺的黄金价值超过6亿美元、钻石超过3亿美元。

同时期的西班牙,每年从殖民地美洲大量运回在当地掠夺的黄金和白银。荷兰也在海外也建立了强大的殖民帝国,并成立东、西公司赚取贸易财。

其中,荷兰东公司在亚洲主要采“以物易物”的内循环贸易方式,建立纵横逾200年的商业版图,该公司在全盛时期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及5万多名员工。据了解,荷兰东公司用爪哇和苏门答腊的香料,换取生产的布料,或者用香料跟中国换取丝绸、茶叶、瓷器,接着再把这些换来的布料、丝绸、瓷器,跟日本人或在菲律宾的西班牙人换取白银。

荷兰西公司则在北美洲建立殖民地,和同时代的荷兰东公司一样,都奉行压低成本以扩大利润的政策。该公司被荷兰政府特许,在巴西、加勒比海群岛和北美洲为进行大西洋奴隶贩卖贸易。

文 综合报导
图 互联网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印度

相关文章

印度医院火灾 酿7人窒息死

印度医院发生火灾 酿6死 20余伤

央行总裁意外被撤 印度卢比贬至新低!

卖试卷做枪手 印度作弊集团狂赚 学生上街抗议

会员文:好酒趣|Yangdup Lama 用液体述说印度色彩

印度首富儿奢华婚礼 花279亿 马拉松庆祝众星云集|附音频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