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大讲堂 > 评论

政心实意

欧国辉

文 文 文

欧国辉:“希望工程”久旱逢甘

我们一提到华文教育,大多数人会先联想到华小、华中或独中,其实在政府国中里,也有六成学生是从华小升学上去的华校生,他们是否有继续进修华文和报考SPM华文科?

 答案是少之又少,目前已经快接近如“稀有品种”般珍贵。

 国中华文班并不像华中和独中被列入正课,报读华文班的国中生必须在课余或周末的时间回校上华文班(母语班),很多时候母语班又和学校的课外活动对撞时间,所以在学生选择要牺牲课余时间或参与课外活动之际,就被逼放弃了上母语班,进而决定不报考华文科。

 同时学生和家长们在考虑要在SPM报考华文科时,都会衡量其他更容易掌握和拿到A的科目,相比之下,华文科往往


 比其他科目讨好,再加上缺乏师长鼓励和引导,母语班师资短缺,以及部分国中生必须自掏荷包补贴业余华文班教师的种种问题,国中华文班所面对的困境非一日之寒。

当年我很幸运

 当年我的亲身经历算是比较幸运,我们一群从华小升上去国中的学生,被国中华文学会长年主办的多项活动吸引和学长的引导下,凝聚成一股爱护母语的力量,报考SRP和SPM华文科成为了我们身为华校生的使命和光荣。

 就是这股傻劲鼓舞着我们游走各补习中心去聘请华文班教师,发动筹款筹募教师经费,在校内通过各项活动去鼓励更多学生来华文班上课,也和校外其他国中华文学会联合主办活动;如SPM华文科考试前集训班、作文和演讲辩论比赛以及许多大大小小的爱母语活动,当时身为国中生的我们,热爱华文的程度,比起其他文教社团有过而无不及。

 最近马来西亚姓氏总会联合会(马姓总联)在会长王鸿兴的领导下,成立了“希望工程”工委会,目的为领养各国中华文学会,籍筹划和赞助国中华文学会,去鼓励更多国中生报考SPM华文科,以便中学毕业后,有机会申读师训学院华文科,学成出来成为华文科教师。

 这是一项值得赞扬和鼓励的栽培华教师资生力军计划,从华文科师资短缺的根本下手,长期性以实际行动来增加师资来源,以我参与华文学会的经验,马姓总联的领养计划如久旱逢甘,华文学会得到的资助如果用得恰当,让校内的师生鼓励和带领学生们进修华文,再加强课余华文班的稳定性,报考SPM华文的学生一定会逐年增长。

 我们需要更多如马来西亚姓氏总会联合会的团体,能看到华教的真正问题,并设法参与根治,这比其他吃吃喝喝的宴会更有意义,教育部也应该给于配合和支持,不要让华文教育止步于国中程度。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政心实意

欧国辉

相关文章

欧国辉:都是马华的错?

欧国辉:我看《混沌少年时》

欧国辉:政治变心

欧国辉:不可动用私刑

欧国辉:马华的直选制也不容易

欧国辉:恢复地方选举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