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大讲堂 > 评论

民意

人人咖啡店

婧美

文 文 文

婧美:一纸春联守住文化的根

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各华团与学校纷纷举办挥春比赛,无疑成为迎接新春的应景活动之一。

 然而,笔者认为,挥春活动不应仅止于比赛,更应延续到每个家庭。若华人能将春联贴于门上,这不仅为新年增添喜气,亦能赋予挥春更深层的意义。

 近来,关于华文招牌的争议闹得沸沸扬扬,无论是法律规定引发的争议,还是某些政客刻意炒作,华文或中华文化在我国屡屡遭受某些人忽视是不争的事实。

 与其他国家相比,华文在东盟甚至西方国家从未成为政治课题,甚至获得重视以招揽大中华游客。反观我国,却常被某些人视为眼中钉,甚至在一些旅游景点,写上中文以方便游客都会成为被批评的课题。


 既然华文可以在招牌上成为风波的源头,那么,华人家庭贴春联,应当是无可厚非的行为吧?在这样的情境下,华人是否更应该透过挥春和贴春联,展现对母语的热爱与支持呢?

 再者,春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与情感意义。它是祖先南来时,在农历新年时贴上春联,表达对故乡人事物的思念,不仅是节庆的装饰,更像征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表达。

 在挥春中,华人以书法展现艺术的精髓,这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亦是文化身分的一种象征。在华文教育面临挑战,屡遭政客攻击的时刻,农历新年的挥春与贴春联,不仅仅是对吉祥福气的渴望,更是一种凝聚人心的行动,彰显华人捍卫母语与文化传承的决心。

 因此,春联不仅是节庆的象征,更是华人对文化的坚守与对教育价值的重视。在这新春佳节之际,让我们以挥春与春联为媒介,延续这份珍贵的文化传统,并向外界传递坚守华文与文化传承的信念。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民意

人人咖啡店

婧美

相关文章

许元龙:叫医生太沉重

叶慧君:当标价比病还吓人

吴和豪:魏家祥请继续为民请命

夏洛特:挽留人才,我国能做什么?

洁希:“滑世代”讯息多智慧少的隐忧

张延友博士:香会较量:谁是看客,谁当旗手?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