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回归,再一次将全球的焦点拉回他的“美国优先”政策。从他的行政命令开始,我们看到了一场国际秩序的重新洗牌。这不仅仅是为了巩固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更是试图以强硬的手段重新定义世界规则。
特朗普的代表团去以色列会谈时,恰逢犹太人的安息日。内坦亚胡办公室以安息日为由要求特朗普的代表等待,而后者却强硬地回应:“Now or never!”(现在或永不!)这种强势态度不仅震慑了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也让后者同意了以巴停战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停战协议的条件与拜登政府提出的几乎一致。然而,特朗普尚未正式上任就能迫使内坦亚胡妥协,而拜登却长期无果,这不仅令特朗普支持者大加赞赏,也让拜登因此被嘲笑“无能”。
特朗普的强硬外交风格,特别是对西亚问题的干预,充分展现了他“霸道总裁”式的行事风格。
特朗普执政,美国相继退出了多项国际组织,包括《巴黎气候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他认为这些组织“占美国便宜”,于是以“单边主义”方式撕毁多边协议,迫使全球进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秩序”。
如今,他的强势回归势必带来更大的国际震荡,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和医疗合作项目的削减,将进一步拉大南北差距。
特朗普对TikTok的态度堪称“美国式双标”的缩影。他一方面以“国家安全”为由对TikTok施压,甚至发出禁令,要求其剥离美国业务;另一方面却在最后关头宣布将禁令延期75天,并破天荒地邀请TikTok全球CEO周受资出席白宫活动。这一举动无疑展现了特朗普极其娴熟的交易艺术:既通过对TikTok的强硬态度展示了自己的决心,又通过邀请周受资观礼释放了潜在的“合作可能性”。
全球科技战:对中国的扼制
特朗普在这件事上的表现可以归纳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不仅试图在科技领域牢牢掌控主动权,还通过这一事件向全球展现了他的施压与妥协策略。这种手段表面上是为了国家利益,实际上却透露出他的个人风格——极限施压与强硬谈判的结合。这种风格在其与内坦亚胡达成以巴停战协议以及对TikTok的处理方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特朗普政府早在第一任期内就大力推进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封锁,包括华为、中芯国际等企业都成为“受害者”。如今,他卷土重来,可能再次推动“去中国化”的供应链计划,并联合盟友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上对中国施压。这种科技“冷战”不仅会进一步加剧中美对立,更可能导致全球科技创新速度减缓。
特朗普对俄乌战争的态度耐人寻味。他反对美国无休止地支援乌克兰,主张“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甚至暗示愿意接受俄罗斯的部分领土要求以换取和平。这种立场虽然受到质疑,但从内坦亚胡同意特朗普主导的西亚停战协议来看,他的强硬风格确实有可能促成俄乌停战。然而,这种和平可能并非建立在正义和公平之上,而是大国博弈下的“交易和平”。
特朗普的政策,无论在国际组织、科技、经济,还是战争方面,都展现了他“颠覆传统”的风格。这种风格或许引发争议,但却无法忽视其对全球格局的深远影响。从以巴停战到俄乌战争,从对TikTok的压制到对全球科技产业的全面打压,他用行动证明:顺他者昌,逆他者亡。
在未来4年,我们将迎来一个全新的世界秩序重构时期。这不仅是国家间的力量重新分配,更是全球规则和治理体系的一次全面重启。特朗普,来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