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28日综合电)放屁是很正常的生理反应,但不正常的放屁可能是身体在拉警报!台湾胃肠科主治医生钱政宏提到,每人每天放屁的频率约为10至18次左右,且只要排便顺畅就不会太臭,不过若是出现一种味道,就会绷紧医生的敏感神经。
胃肠科主治医生钱政宏曾表示,放屁是因吃下去的碳水化合物在消化后会产生气体,成分包括甲烷、氢气、二氧化碳等等,而这些其实是没有味道的,只有在气体中占比1%的硫化氢会有臭味,并与人食用之食物类型相关。

另外,钱政宏医生也提到,像是肉类、鸡蛋、牛奶、大蒜和洋葱等食物,其硫化物含量较多,放屁也会比较臭,而素食者则因为摄取的碳水化合物较多,造成放屁多但不臭的状况。不过,若是放屁出现腥臭味、腐臭味,就要特别注意是否为肠道发炎、溃疡、出血,甚至可能就是大肠癌。
台湾卫生福利部指出,大肠癌成为我国罹癌人数第一位已超过十年,不过根据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指出,21-25%的大肠癌可以透过运动与体重控制来预防;而透过定期大肠癌筛检,早期癌的治愈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过8成5,大肠癌可说是最可预防的癌症类型之一。
台湾国民健康署提醒民众谨记护肠四重点,“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定期筛检、确诊后定期治疗”,特别是50岁以上至未满75岁民众,政府提供每2年1次的定量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查,别忽略了保护自己健康的权益。
文:造咖
图: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