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片是岁末至农历新年上映,以贺岁为主题的中文电影,多为合家欢类型,强调团圆与喜庆氛围。
根据余慕云1996年著作《香港电影史话》,香港首部贺岁片为1937年由大观声片出品的《花开富贵》,由汤晓丹执导,邝山笑、陈云裳主演,讲述一个家庭岁晚遗失一张彩票,最终成功把彩票寻回,亦是50年后1987年贺岁片《富贵逼人》的桥段。由于电影票房破了空前纪录,电影公司相继在农历新年放映好意头剧名的电影,由此奠定了贺岁片的基础。

1981年由许冠文担任导演的许氏兄弟电影《摩登保镳》,为香港八十年代电影业全盛期的贺岁片浪潮掀开序幕。1982年新艺城电影以巨星云集的《最佳拍档》大破票房纪录,使贺岁片逐渐成为兵家必争的赚钱档期。
其后,与新艺城竞争的嘉禾电影以大成本、大堆头的方式,拍摄《五福星》系列与《最佳拍档》打擂台。德宝电影公司则以小成本,贴近生活,引起普罗大众共鸣的社会讽刺喜剧《富贵逼人》迎战,贺岁片的主调不离合家欢、大团圆、搞笑趣怪、巨星如云、动作特技、前卫科幻等模式。

1980年代初期贺岁片多以象征吉祥如意的词来命名。经典贺岁电影有《最佳拍档》系列、《福星》系列、《富贵逼人系列》、《家有囍事》系列、《花田囍事》、《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八星报喜》等。
80年代中期动作片当道,成家班、洪家班每年必推出贺岁钜作。1990年代开始有以赌为主题的贺岁电影。1991年当红的周星驰出现在三部贺岁片:《整蛊专家》、《龙的传人》、《赌圣延续篇:赌霸》(片尾客串),出现星爷打星爷的疯狂局面。90年代中期出现古装武侠片,如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电影;90年代末期古惑仔崛起,贺岁片变得更多元。

2010年后,香港传统模式的贺岁片再次复苏,如黄百鸣和曾志伟分别引领的《最强喜事》、《七十二家租客》、《我爱香港开心万岁》等,后来也有黄子华等人领导制作的贺岁片如《饭气攻心》。
1995年农历新年期间香港影片《红番区》引进中国上映,是中国首次以贺岁片之名宣传发行。1997年,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上映,成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的贺岁片。1997年到2001年,冯小刚每年一部;2002年后,张艺谋、陈凯歌等纷纷加入岁末市场,贺岁档的影片也从单一喜剧贺岁向多元化转变,较为经典的有《大腕》、《手机》、《不见不散》等。

以下哪些贺岁片是你看过的?(小心暴露年龄……)
1981年:摩登保镳、欢乐神仙窝
1982年:最佳拍档、龙少爷
1983年:最佳拍档大显神通、新蜀山剑侠、星际钝胎
1984年:最佳拍档之女皇密令、铁板烧、城市之光
1985年:福星高照、恭喜发财、再见七日情
1986年:富贵列车、最佳拍档之千里救差婆、八喜临门
1987年:龙兄虎弟、富贵逼人、卫斯理传奇
1988年:八星报喜、飞龙猛将、富贵再逼人
1989年:合家欢、新最佳拍档、神勇飞虎霸王花、富贵再三逼人、福星临门
1990年:三人新世界、吉星拱照、富贵兵团、乱世儿女
1991年:飞鹰计划、纵横四海、整蛊专家、龙的传人、赌圣延续篇:赌霸、富贵吉祥、中环英雄、洪福齐天
1992年:家有囍事、我爱扭纹柴、神算、双龙会、赌城大亨之新哥传奇、逃学英雄传、哗!英雄、富贵黄金屋
1993年:花田囍事、城市猎人、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逃学威龙3之龙过鸡年、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东方三侠、新流星蝴蝶剑、黄飞鸿之鬼脚七
1994年:醉拳II、大富之家、花旗少林、破坏之王、神龙赌圣之旗开得胜
1995年:红番区、金玉满堂、西游记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宝盒、西游记大结局之仙履奇缘、富贵人间
1996年:警察故事4之简单任务、大内密探零零发、大三元、嫲嫲帆帆、运财至叻星
1997年:一个好人、97家有囍事、黄飞鸿之西域雄狮
1998年:我是谁、行运一条龙、98古惑仔:龙争虎斗、九星报喜
1999年:喜剧之王、玻璃樽、爱情梦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