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原着小说或是改编电影,《白蛇传》中最经典的一幕,莫过于修炼成精的白娘子,为了报恩嫁给许仙;熟料,在高僧法海指点下,一杯雄黄酒、一把硫磺粉,就让白娘子露出了真身,吓得许仙晕了过去。
全球各地的华裔同胞,耳濡目染下脑中逐渐形成错误的“知识”,那就是蛇类都怕雄黄、硫磺!对此,大马消拯队成员嗤之以鼻,并指我国有多达200多种蛇类,它们只是不喜欢强烈刺鼻的气味,根本就不害怕硫磺等物!





2025年轮到十二生肖中的蛇大哥“轮值”,《中国报》特别拜访大马消拯队2位经验丰富的捉蛇教官——分别拥有10年和5年捉蛇经验的消拯局捉蛇教官沙基尔(30岁,隶属万挠消拯局)和尼克(32岁,隶属巴生斯里安达拉斯消拯局),为民众分享一般的蛇类知识,以及防范或不慎被毒蛇咬后的应急处理。
(拍摄:郑京华&张倍敏)
上述2位教官在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下,用一条蟒蛇和一条黄金眼镜蛇进行现场真实的捉蛇演示;他们在展示捉蛇技巧的同时,也分享有关蛇的生存习性,以及逐一厘清民众对蛇的“迷思”。
沙基尔举例指出,坊间常听说“蛇害怕硫磺,只要在屋外撒上硫磺,就能防止蛇侵入”;然而,消拯员早前通过实验发现,蛇其实对硫磺并无显著反应,它们遇上硫磺时只会绕开继续滑行,并不会因此被驱离。

教官们强调,人们对蛇的恐惧,往往来源于对它们的不了解和误解,通过正确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消除恐惧,重新认识蛇的生态角色,同时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根据教官们的分享,马来西亚四季如夏,且因地理环境与热带气候的关系,是许多蛇类的栖息地;至今,这片土地上已记录了超过200种蛇类,其中大部分品种尚未被民众充分识别。
在这些蛇类中,约有15种毒蛇相对常见,例如威名远播的眼镜王蛇、眼镜蛇、竹叶青和蝮蛇等。


揭秘消拯员降蛇4法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消拯员捉蛇就靠这4件套!
尼克在捉蛇演示中,实地操作了消拯员日常在捉蛇任务中会使用的工具,首先是蛇钳和捕蛇套索。
“蛇钳通常用于捕捉中型和小型蛇类,特别是具有一定攻击性的蛇,而捕蛇套索则一般用来捕捉大蛇或作其他多用途;若条件允许,消拯员也会徒手捉蛇。”

另外,他说,常见的捉蛇工具还有蛇钩,能勾住蛇的身体或尾部,控制蛇的移动,减少蛇攻击的风险,帮助消拯员在保持安全距离下捉蛇。
“蛇被捕获后,会装入一个耐用的蛇袋,这种袋子是用透气性强的耐用材质制成,确保蛇能够在袋子内呼吸,同时防止其挣脱。”
除了上述这4件套,他补充,消拯员在执行捉蛇任务时,自身的防护工作也要做好,包括防护靴、厚手套、安全头盔和防护服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相关新闻>>独家-深新闻|大马最常遇4种蛇! 避免蛇大哥拜年 全靠这招
相关新闻>>独家-深新闻|别信用嘴吸毒 割肉放血 被蛇咬 先拍照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