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非洲之后,几乎每天都在打破我对非洲的刻板印象。以为这里都是草原动物、疾病、贫穷和危险。就肯雅的首都内罗毕(Nairobi)而言,气候常年大约二十多度,被誉为——永远的春天,高海拔气候凉爽。
而在赤道线上的肯雅山,周边地势是高原两千公尺海拔,山顶达五千多公尺,还有积雪,谁说赤道没有雪呢?除了气候宜人,原来肯雅人的教育水平也很不错,英文普及,没有沟通障碍,当我们说自己来自大马的时候,他们却对大马有相当层度的了解,根本就是妥妥的现代人,国际视野甚至超越中国和很多东南亚的国家。应该和前英殖民有关,英文的普及使用,让他们的资讯、思想和世界同步。同时,当人走在首都时,你会感觉到有一种朝气和蓄势待发的感觉。
就肯雅的创新移动支付Mpesa而言,是可以透过Safari的电讯公司,以输入号码支付。这种支付方式更接地气,不用智能电话和网路,功能型电话一样可以购物、电子付款和汇款,街上的小档口到处都可以使用这种付款方式,让使用功能型电话的用户一并走入电子金融的世界。
我很喜欢这种在夹缝中找到突破口的创新科技,按照当地人的有限条件,却获得电子金融的同等结果。
我认识一位导游,他说自己一个人在城市里赚钱,只是用功能型电话汇款回家,非常方便。我当下有点震撼,一个智能电话使用率不高的国家,却实现了有效率的电子服务。
同时,在内罗毕的街上,你会发现到处都是银行,城市的规模有一种打造东非金融中心的趋势,我在ATM提了几次款,免服务费,相当在自家生活,需要现金再取,安全便捷。
交通让人惊喜
还有超市和商场,我们去了家乐福购物,该有的商品几乎都有,琳琅满目的商品也是超出我的认知范围,物质原来那么丰富,那里贫穷呀?
另外,交通系统除了Matatu 的巴士之外,还有小货车(Shuttle接驳车),明码标价,凑足十个人马上开车,公路很宽敞,我们去了两百公里以外的纳纽基(Nanyuki),相当在高速公路行驶,却不用过路费。
我当下在想为什么大马的最后一里路,不用这种小型货车(Van) 解决呢?还有一带一路的工程,也为肯雅首都建造了全长近500公里的铁路直达港口蒙巴萨(Mombasa)。所以在肯雅的自由行中,交通一环也让人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