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大讲堂 > 评论

民意

人人咖啡店

婧美

文 文 文

婧美:看懂红包价值

新年,是亲朋好友团聚的时刻,家家户户喜气洋洋,长辈们给晚辈派发红包,象征着祝福与好运。然而,近年来,红包的意义似乎逐渐变质,从传统的象征性礼仪演变为金钱比较的焦点,让不少成年人在过年期间倍感压力,也使得部分年轻一代忽视了红包背后的美好寓意。

 红包,又称“利是”,其原意是希望受者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事事顺利。红包内的金额并非重点,而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与祝福。但如今,由于物价上涨与社会风气的转变,红包的金额成为讨论焦点,甚至出现后辈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评论红包数额的现象,这不仅让给予者感到寒心,也让红包文化失去了原本的纯粹。

 在社交媒体发现,如今,给5令吉的红包已经不被认可,至少需要10令吉,这还是给一般朋友的孩子,或是孩子的朋友;如果是兄弟姐妹的孩子,则可能需要给20令吉甚至更多。因此,一个新年下来,包红包的支出可能从数百令吉到上千令吉不等,对于许多成年人来说,已成为不小的经济压力。当红包变成负担,它便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回归初心


 要回归红包的本意,关键在于传承传统与教育下一代。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红包的价值不在于金额,而在于长辈的心意。当孩子收到红包时,应学会感恩与尊重,而不是计较数额的多寡。长辈给予红包,是对孩子的美好祝福,而非竞逐金钱的游戏。此外,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在领取红包后,对长辈表达感谢,以展现对传统礼仪的尊重。

 社会风气的转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若我们能够重新强调红包的祝福意义,而非金钱数字,那么这一传统将会更加纯粹且温暖。红包的价值不在于纸钞的厚薄,而在于其中承载的爱与祝福。愿我们在每个新年,能够回归初心,让红包真正成为传递幸福与美好的象征。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民意

人人咖啡店

婧美

相关文章

夏洛特:医保飙涨,政府“不可为”还是“不愿为”?

洁希:首相也该有任期,安华的机会来了!

叶慧君:后门政治连续剧

黄俊平:金砖,还是镀金的灰砖?

婧美:当“知识”走得比“品德”更远

婧美:少用塑料袋,为地球添绿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