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抱怨,他于年初二已经开工,至年初四时已经跑了十几场活动,而且在过去2年来没有拿过假期,还是可以看到许多酸民批评他。
他感叹道:“我认为我做到死,人民还是没感受到。”
尽忠职守不拿假,鞠躬尽瘁做到死,为何还会饱受尖酸刻薄的批评?
答案很简单:努力不等于成果,勤奋不等于功德无量。人民不会因为你很拚命就会感恩戴德,大家关心的是你拚命的结果,而不是你有多拚命。





倪可敏曾引用林连玉名言:“对付破坏最好的方式就是建设”,并展现他一年内完成超过6000项民生工程的“核弹级政绩”,10年预计可超过6万项。
你可以跑100场活动、做6万项工程,但人民依然觉得收入追不上高物价、基础设施没有改善、政策不公平的问题加剧,做再多的工程也没有转化成感受到的好处。
非针对某个人
人民的生活没有变得比以前更好,反而变质变坏,那就难怪人民会变酸民。当民众生活艰难时,他们需要出口,而执政者自然是首当其冲的对象,这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当官者本来就得承担压力,不能只想着享受权力带来的光环,却对批评感到委屈。
往日的前朝高官无论做了什么,都会被批评得体无完肤,事实上,没有这些酸民,就没有今天的倪部长。
倪可敏本身就是前朝的“酸民领导者”,当时的柴油贵过汽油,他批评政府当人民是笨蛋,今天的柴油和汽油价格又如何呢?
另一个问题是,没有人喜欢被欺骗的感觉。是谁说过“今年当了政府,明年新年亲自上门送上一人一张地契”?是谁说过“山南山北走一回,不必再给过路费”?
还有一位火箭领袖说过,没有贪污就没有水灾,等到他上台当官之后,改口说没有下雨就没有水灾。这是人民变酸了,还是领袖先变质了?
由执政者酿造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每天起床就想当酸民,而是人人想过上好日子。若是要政府的政策有效,让大家荷包平安、生活无忧,倪可敏所说的“负能量”自然会少很多。
吃得咸鱼就要抵得渴,部长们不应再埋怨酸民太多,因为人民的味道是甜或是酸,是由执政者酿造出来的。
政府这头开水喉派钱,那头动刀子加税起价,今年内落实的多项新政策包括外劳公积金、最低薪金制、电子发票系统及汽油补贴重组等,就像是在伤口上洒一把盐、加一把辣椒,愤怒的酸民恐怕会进化为又酸又辣的酸辣粉。
政府在加强收税或改革制度的同时,是否同步推出让人民感受到实际好处的政策配套?政府只是一味强调“这是改革,大家要忍耐”,倪部长也只能继续忍耐酸民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