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将发布规范穆斯林参与非穆斯林各类庆典与仪式的指南。
指南规范穆斯林出席非伊斯兰及非穆斯林庆典活动,还有穆斯林参与非穆斯林葬礼仪式。
且邀请穆斯林参与活动,主办方必须获得当局许可,还有谘询伊斯兰宗教当局意见。





虽说新指南仍在研议未有定案,但首相署(宗教事务)部长莫哈末纳因一公布此事,就引发各方质疑和议论。
当然,指南内容细节可再议,但政府尤其宗教部长的态度,很可能衍出两个新问题。
把简单变成复杂
一、把简单变复杂,把复杂再变琐碎。
民间穆斯林参与非穆斯林活动庆典,向来大家心中都有一把尺,大方向拿捏得准,小细节互相迁就。
即使是穆斯林大官小官出席非穆斯林活动庆典,伊斯兰裁决理事会(FATWA)早在2005年4月12日,就已经发出穆斯林参与非穆斯林节日的指南,作为指导和参照,当官的不会不懂。
尽管这些年来仍有极端政客和NGO一再挑起各种穆斯林不应参与非穆庆典活动的细节,包括指捞生和点睛都有违教义。但是,这些杂音无碍穆斯林参与非穆庆典活动,我们也看到马来统治者与非穆斯林正副部长国州议员,会出席大宝森节与古庙游神活动,也会到黑风洞和东禅寺等等。
不容争议一言堂
如今宗教部长要再补充修订新指南,会否避免极端政客和NGO再挑刺,而把他们挑的争议细节都纳入指南?
这可能衍生多一个问题,即过去人们不觉得有问题的,如今成了有问题;而且规范越多,一旦遭有心人猎巫般大肆投报,反而不利多元社会。
二、不容争议一言堂,行政权推动宗教化。
这项指南涉及非穆斯林社会,非穆斯林理应有发言的权利。
但宗教部长的态度是,“指南是出于高尚的意图而制定,反对有关指南者勿争论此事”。
涉及宗教,本来就不容易说话;若再扣上反伊斯兰的罪名,就更是噤若寒蝉了。
本来,不少人就担心团结政府为了跟国盟竞争,而有趋向保守宗教化的迹象。
这新指南只是其一,更大的隐忧在于政府用行政权推动宗教化。
问题是,谁敢质疑?更不用说反对了。
当大家都静静,一言堂就是全民Sokong,有穿衣指南、演唱会指南、再来宗教指南也理所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