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7日讯)马石油总裁兼总执行长丹斯里东姑莫哈末道菲坦言,鉴于全球营运环境不断变化与日益严峻的挑战,公司将适当地缩减员工规模。
不过,他也强调,这并不是裁员,而是适当地调整员工规模,旨在确保马石油能在未来数十年继续生存。
“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10年后可能就不会再有马石油。”
他在媒体汇报会上指出,由于新的组织架构会在下半年才出炉,所以具体受影响的职位数量未定。
此次调整主要集中在“推手”(enablers),主要从事行政工作,目前该职位比例已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目前马石油的全球员工总数大约有5万2000至5万3000人,其中“推手”就占了1万5000至1万6000人。
不过,莫哈末道菲也强调,调整规模并不是砂拉越政府要求从马石油手中接管天然气集商角色的结果。
他认为,今后的油气开发项目将更具挑战性,赚幅更薄,而且技术挑战更高,这意味着生产分成合同(PSCs)的构成将发生变化,马石油的收益份额可能会缩小,以弥补勘探和生产风险的上升。
因此,马石油目前享有的丰厚赚幅将逐渐缩小,从现有的20%以上,降至未来几年的低双位数水平。
“马石油身为《财富》全球500强企业若想要保持活力,就必须‘迅速而敏捷’,并要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运作。”
他指出,公司的规模调整过程将遵循透明的程序,并会成立一个特别工作小组来开展这项工作。
需转型为能源超市
莫哈末道菲认为,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马石油必须转型为 “国家能源超市”,意味着马石油不能仅是石油或天然气供应商,还需要拥有多种产品,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产品组合。
他透露,目前的趋势是向客户提供复杂的产品网络,例如蓝氨,即从碳氢化合物中生产出的清洁气体,其二氧化碳成分通过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技术进行分离和储存。
他说,若要实现这一目标,马石油必须加强成本效益,并要足够灵活地承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