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拯员,这个听起来普通却充满神圣的职业,背后隐藏着无数的艰辛与危险;他们是火场中的英雄,灾难中的逆行者,一直用无畏的精神守护着人民的安全。
然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消拯员绝非易事,这条路犹如“上刀山下火海”,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尤其是捉蛇任务,消拯员需要经过多年的魔鬼训练,才能练就这项本领。





来自万挠消拯局的捉蛇教官沙基尔(30岁)接受《中国报》独家专访时说,捉蛇任务并不简单,毕竟蛇类种类繁多,行为和攻击方式各异,其中许多品种更有剧毒。
(本报郑京华&张倍敏&潘嘉威摄)
他说,因此,消拯员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还必须拥有冷静应对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才能捕捉这些毒蛇。
从事消拯员10年的他透露,自己经历一系列魔鬼训练和课程,耗时约2年,才成为一名合格的捉蛇教官。

“我于2015年开始接受基本训练,接着被选为助理教官,接受更专业的培训和通过一系列的考试后,于2017年成为一名捉蛇教官。”
他说,每一位消拯员都会接受基础的训练课程,了解有关蛇类的知识和捕捉技巧,但执行难度较大的捉蛇任务,就需要出动捉蛇教官。
“因为教官对蛇类的识别、习性、毒性判断以及捕捉技巧有更深的了解,有他们在场,能提高捉蛇任务的成功率,及有效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沙基尔说,捉蛇教官肩负重担,一旦知识不足导致判断错误,可能会让队友面临生命危险。
“因此,消拯员必须克服身心上的害怕和不适应,才能在危险的环境中冷静应对,准确判断局势,并高效完成任务,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严苛筛选教官
没80分不过关
宁可录取率为零,也要保证捉蛇教官的素质!
由于捉蛇任务极其危险,因此捉蛇教官需要通过严苛的训练和考试,如果成绩不达标就无法被录取,以致大马可能1年都没有任何新教官被录取。
沙基尔指出,在全国包括砂拉越和沙巴,仅有20多名消拯员通过层层的训练和考试后,成为捉蛇教官。
他透露,每一位捉蛇教官都需通过各种体能与技能测试和考试,如果综合成绩低于80分,就无法被录取。
“在这样的严苛筛选下,捉蛇教官的录取率可能极低,甚至一年可能没有新教官被录取。因为我们更注重教官的质量,而非数量。”
他说,消拯员接受基本训练时,除了要训练胆量以外,也要了解各种有毒和无毒蛇类的知识、捉蛇技巧和掌握基本的医疗知识等。
沙基尔说,拥有基本知识的消拯员,之后需要以协调员(facilitator)身分参与至少10天的讲座会,通过评估后才能成为助理教官。
“助理教官进行为期一周更专业的训练课程,进行公开演讲并通过考试后,最终才能成为捉蛇教官。”

水里水里来 火里火里去
十项全能救援专家
消拯员不仅仅是“捉蛇和灭火英雄”,更是十项全能的救援专家!
沙基尔指出,消拯员的工作范围广泛,除了捉蛇,也需要灭火、处理车祸、土崩和溺水救援,甚至洪水疏散等。
他说,正因为如此,消拯员需要掌握多种技能,并进行体能训练,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快速应对。
“我除了是捉蛇教官,同时也是消拯员;任何救援行动我都必须出动,只是在捉蛇行动中,我就会是团队中的指挥官。”

他透露,每次捉蛇行动,消拯局都会出动至少两名队员,捕捉蛇的难度越高,就需要更多消拯员来协助完成任务。
“蛇越长越重,捕捉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因为体型巨大的蛇不仅力气大、行动敏捷,还可能对消拯员造成威胁。”
他说,消拯员执行任务时,靠的是团队精神,根本无法单靠一人的力量,就如在灭火行动中,有人负责灭火,有人搜救受困者,有人疏散群众,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
“只有团队成员相互配合,才能确保每一次的任务顺利进行。”

相关新闻>>独家-深新闻|别信《白蛇传》! 专家破迷思:蛇大哥不怕硫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