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大讲堂 > 评论

陈万诚

万见诚言

文 文 文

陈万诚:高额关税冲击全球市场

特朗普再度挥起关税大棒,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进口商品大幅加征关税,彻底打破了外界对其贸易政策仅是谈判手段的预期。

 这一决定不仅引发市场动荡,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也让美国与盟友的关系再添变数。关税一直是特朗普经济政策的核心工具,他坚信这是保护美国制造业、缩小贸易逆差甚至填补财政赤字的有效手段。

 然而,经济学家、企业界和政策分析人士普遍警告,这种全面征税的做法最终将由美国消费者买单,并可能引发全球范围的连锁反应。尽管特朗普坚称短期阵痛换来长期收益,但贸易战的影响已远超预期,未来的不确定性正持续上升。

“这一切都值得”


 特朗普对关税的偏爱可以追溯到近半个世纪以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当他是纽约房地产商时就曾公开反对日本进口商品,要求通过高关税来保护美国工业并缩小贸易逆差。

 如今,他已不再局限于对中国的“有限但具有冲击力”的关税,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全面解决方案,甚至将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也纳入征税范围。在他的社交媒体上,特朗普向美国公众承诺:“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必须付出代价。”

 在特朗普的经济观中,关税不仅仅是调整贸易平衡的手段,更是对美国财政赤字的补救措施。他曾公开表示,“关税是字典中最美丽的词”,并以19世纪末的美国总统麦金莱作为榜样,推崇当年的保护主义政策。

 但不同的是,特朗普显然希望将这一政策执行得更加彻底且广泛,将其塑造成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一项长期规则。

 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政策之所以受到选民支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兑现改善经济的承诺。

 在竞选过程中,他猛烈抨击拜登执政时期的通胀和生活成本上升,向选民保证他能够让美国经济恢复繁荣。然而,如果他的关税政策最终导致消费成本上升,普通民众的生活开支加重,那么他的选民基础可能会受到冲击。

 特朗普本人承认,短期内美国经济可能会感受到“一些痛苦”,但他强调,从长期来看,美国被“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剥削”的局面必须得到改变。

信念坚定不移

 尽管特朗普对关税的信念坚定不移,但市场的反应却不容乐观。美国企业界已经开始警告,最终承担关税成本的并不是其他国家,而是美国消费者。尽管美元的强势和部分制造业的回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影响,但大规模市场动荡和企业成本上升仍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各国纷纷采取报复性关税,全球经济或将进入更加不稳定的阶段,而美国也无法独善其身。

 即使特朗普未来在现实压力下被迫调整部分关税政策,他的整体方向已经确立,贸易战带来的破坏性后果也难以逆转。这不仅仅是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政策,特朗普的关注点已经扩展至欧洲,并直言不讳地批评欧盟在贸易上的“不公平”。

 他说:“他们不买我们的汽车,不买我们的农产品,但我们却买他们数百万辆汽车,还进口大量食品和农产品。显然,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关税不仅是特朗普的经济手段,更是他个人政治信仰的体现。他将高额关税视为展现强硬立场、赢得谈判、扩展总统权力、强化民族主义的重要工具,并坚信任何反对意见都是对他的挑战。在他的认知中,贸易竞争不是双赢,而是赢家通吃。他的经济政策不仅对全球市场造成冲击,也让未来的贸易格局充满不确定性。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陈万诚

万见诚言

相关文章

陈万诚:特鲁多谢幕 加拿大迷路

陈万诚:美乌峰会:全球权力格局的转折点

看好文|陈万诚:德国梅尔茨的困境

会员文|陈万诚: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终结

会员文|陈万诚:移民潮 全球的烦恼

陈万诚:软实力外交:大马的区域战略新机遇

mywheels